“靈寶大煉內旨行持機要”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靈寶大煉內旨行持機要 |編著= |卷數=二經同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玄部玉訣類 |正統道藏字號=位 |涵芬樓本冊數=191 |新文豐...')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19
 
|中華道藏冊數=19
 
}}
 
}}
'''靈寶大煉內旨行持機要''',撰人不詳。從內容文字看,應為唐宋間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此書言「壺中造化」之法,即靈寶道士煉度己身罪魂,使超升上天之法術。其法先禮拜誦經,然後引炁直人丹田,聚九炁之光而結一嬰兒,狀同己身。嬰兒上升腦部泥丸宮,化為寶珠( 又稱黍米珠) 。其次存思三十三天萬聖千真浮空而來,皆人寶珠之中。[[元始天尊]]放眉間白毫相光,下照[[酆都]]九幽諸獄,使諸獄化為淨土。然後存思十萬飛天神王逕人諸獄(即兩腎以下幽明之所),赦宥諸罪魂。然後存思赤龍(舌頭)撥動華池神水(口水),咽入水府天河,諸罪魂入浴河內,暖然如春。最後存想脊骨為升天大法橋,有金童玉女引導諸亡魂升橋上至朱陵火府。諸亡魂經過火煉,由火龍載飛,直至玉清境,朝拜元始,致身寶光中。至此,修行者「冥心寂然,物我兼忘」。此靈寶煉度之法為內丹修煉法。
+
'''靈寶大煉內旨行持機要''',撰人不詳。從內容文字看,應為唐宋間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此書言「壺中造化」之法,即靈寶道士煉度己身罪魂,使超升上天之法術。其法先禮拜誦經,然後引炁直人丹田,聚九炁之光而結一嬰兒,狀同己身。嬰兒上升腦部泥丸宮,化為寶珠 又稱黍米珠 。其次存思三十三天萬聖千真浮空而來,皆人寶珠之中。[[元始天尊]]放眉間白毫相光,下照[[酆都]]九幽諸獄,使諸獄化為淨土。然後存思十萬飛天神王逕人諸獄(即兩腎以下幽明之所),赦宥諸罪魂。然後存思赤龍(舌頭)撥動華池神水(口水),咽入水府天河,諸罪魂入浴河內,暖然如春。最後存想脊骨為升天大法橋,有金童玉女引導諸亡魂升橋上至朱陵火府。諸亡魂經過火煉,由火龍載飛,直至玉清境,朝拜元始,致身寶光中。至此,修行者「冥心寂然,物我兼忘」。此靈寶煉度之法為內丹修煉法。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73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73頁。
 
[[Category: 洞玄部玉訣類]][[Category: 內丹]]
 
[[Category: 洞玄部玉訣類]][[Category: 內丹]]
 
[[en: Summary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Esoteric Instructions of the Great Lingbao Sublimation Rite]]
 
[[en: Summary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Esoteric Instructions of the Great Lingbao Sublimation Rite]]

2013年9月19日 (四) 14:17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靈寶大煉內旨行持機要
編  著:
卷  數:二經同卷
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 位字號
涵芬樓本第191冊
新文豐本第11冊
三家本第6冊
道藏提要:編號406
中華道藏:四輔真經太清金丹經
第19冊
 

靈寶大煉內旨行持機要,撰人不詳。從內容文字看,應為唐宋間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玉訣類。此書言「壺中造化」之法,即靈寶道士煉度己身罪魂,使超升上天之法術。其法先禮拜誦經,然後引炁直人丹田,聚九炁之光而結一嬰兒,狀同己身。嬰兒上升腦部泥丸宮,化為寶珠(又稱黍米珠)。其次存思三十三天萬聖千真浮空而來,皆人寶珠之中。元始天尊放眉間白毫相光,下照酆都九幽諸獄,使諸獄化為淨土。然後存思十萬飛天神王逕人諸獄(即兩腎以下幽明之所),赦宥諸罪魂。然後存思赤龍(舌頭)撥動華池神水(口水),咽入水府天河,諸罪魂入浴河內,暖然如春。最後存想脊骨為升天大法橋,有金童玉女引導諸亡魂升橋上至朱陵火府。諸亡魂經過火煉,由火龍載飛,直至玉清境,朝拜元始,致身寶光中。至此,修行者「冥心寂然,物我兼忘」。此靈寶煉度之法為內丹修煉法。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