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內書”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玉清內書 |編著= |卷數=一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神部眾術類 |正統道藏字號=松 |涵芬樓本冊數=599 |新文豐本冊數=32 |三家本...')
 
 
第14行: 第14行:
 
'''玉清內書''',撰人不詳。書中提及「今大唐國內」,當出於唐代。宋《崇文總目》及《通志‧藝文略》均著錄此書二卷。今《[[正統道藏]]》本一卷,文字有殘缺,收入洞神部眾術類。此書可分為三部分:
 
'''玉清內書''',撰人不詳。書中提及「今大唐國內」,當出於唐代。宋《崇文總目》及《通志‧藝文略》均著錄此書二卷。今《[[正統道藏]]》本一卷,文字有殘缺,收入洞神部眾術類。此書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內容又見於《[[通幽訣]]》,但文字有殘缺。主要論述真鉛與水銀的區別。認為丹砂中自然生出之陽汞為鉛,從丹砂中抽煉而出之陰汞為水銀,又名為「車」。鉛汞二物皆出自丹砂,「本一體而無二也」。
 
*第一部分內容又見於《[[通幽訣]]》,但文字有殘缺。主要論述真鉛與水銀的區別。認為丹砂中自然生出之陽汞為鉛,從丹砂中抽煉而出之陰汞為水銀,又名為「車」。鉛汞二物皆出自丹砂,「本一體而無二也」。
*第二部分內容又見於《[[紅鉛入黑鉛訣]]》,主要講述煉鉛汞成丹,服食金丹求長生及點汞成金銀之方法。有「金丹服食變化五金製汞」、「作外鼎制製法」等法訣。*第三部分內容多見於《[[還丹肘後訣]]》。主要講述掌握煉丹火候之法。有「用火直符六候進退訣」、「直符更漏進退圖」、「用火進退直符火記正曆」、「元君潛運手鏡訣」等法訣。
+
*第二部分內容又見於《[[紅鉛入黑鉛訣]]》,主要講述煉鉛汞成丹,服食金丹求長生及點汞成金銀之方法。有「金丹服食變化五金製汞」、「作外鼎制製法」等法訣。
 +
*第三部分內容多見於《[[還丹肘後訣]]》。主要講述掌握煉丹火候之法。有「用火直符六候進退訣」、「直符更漏進退圖」、「用火進退直符火記正曆」、「元君潛運手鏡訣」等法訣。
 
==相關條目==
 
==相關條目==
 
*《[[通幽訣]]》
 
*《[[通幽訣]]》

2013年9月19日 (四) 11:15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玉清内书
编  著:
卷  数:一卷
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 松字号
涵芬楼本第599册
新文丰本第32册
三家本第19册
道藏提要:编号941
中华道藏:四辅真经太清金丹经
第18册
 

玉清内书,撰人不详。书中提及“今大唐国内”,当出于唐代。宋《崇文总目》及《通志‧艺文略》均著录此书二卷。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文字有残缺,收入洞神部众术类。此书可分为三部分:

  • 第一部分内容又见于《通幽诀》,但文字有残缺。主要论述真铅与水银的区别。认为丹砂中自然生出之阳汞为铅,从丹砂中抽炼而出之阴汞为水银,又名为“车”。铅汞二物皆出自丹砂,“本一体而无二也”。
  • 第二部分内容又见于《红铅入黑铅诀》,主要讲述炼铅汞成丹,服食金丹求长生及点汞成金银之方法。有“金丹服食变化五金制汞”、“作外鼎制制法”等法诀。
  • 第三部分内容多见于《还丹肘后诀》。主要讲述掌握炼丹火候之法。有“用火直符六候进退诀”、“直符更漏进退图”、“用火进退直符火记正历”、“元君潜运手镜诀”等法诀。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