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論”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正一論 |編著= |卷數=二篇同卷 |正統道藏分類=正一部 |正統道藏字號=楹 |涵芬樓本冊數=988 |新文豐本冊數=53 |三家本冊數=3...')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8
 
|中華道藏冊數=8
 
}}
 
}}
'''《正一論》''',原不題撰人。從內容文字看,應出於南北朝[[天師道]]道士之手,疑即南齊道士[[孟景翼]]所作。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本篇假設主客論辯,首先論述「旨教齋法」與「靈寶齋儀」之關係。按旨教齋法源出[[ 三張]] ,係早期[[天師道]]齋儀。南北朝時靈寶齋儀出現後。有人認為旨教齋法古拙凡樸,屬「小乘」之法,非靈寶道士所宜修行。本篇作者則為旨教齋法辯護,認為教化民眾之法應隨俗而變。旨教齋是為適應早期民情而設。後因風俗人情變化,故有靈寶齋法問世,二者皆起教化民眾之作用,可以兼行,而不必非此而是彼。文中還論及「宿命」與「教化」問題。作者認為「至理絕言」,「至德不形」,此說雖不錯,但至理與至德又須依賴言、形來表現,有言、形則有善惡。作者否認人之生死吉凶皆由命定之說,而肯定聖人立教,可以遷善伐惡,化惡伏善。
+
'''《正一論》''',原不題撰人。從內容文字看,應出於南北朝[[天師道]]道士之手,疑即南齊道士[[孟景翼]]所作。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本篇假設主客論辯,首先論述「旨教齋法」與「靈寶齋儀」之關係。按旨教齋法源出三張,係早期[[天師道]]齋儀。南北朝時靈寶齋儀出現後。有人認為旨教齋法古拙凡樸,屬「小乘」之法,非靈寶道士所宜修行。本篇作者則為旨教齋法辯護,認為教化民眾之法應隨俗而變。旨教齋是為適應早期民情而設。後因風俗人情變化,故有靈寶齋法問世,二者皆起教化民眾之作用,可以兼行,而不必非此而是彼。文中還論及「宿命」與「教化」問題。作者認為「至理絕言」,「至德不形」,此說雖不錯,但至理與至德又須依賴言、形來表現,有言、形則有善惡。作者否認人之生死吉凶皆由命定之說,而肯定聖人立教,可以遷善伐惡,化惡伏善。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84。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84。
 
[[Category: 正一部]][[Category: 南北朝道教經典]]
 
[[Category: 正一部]][[Category: 南北朝道教經典]]
 
[[en: Discussion of the Orthodox One Way of the Heavenly Master]]
 
[[en: Discussion of the Orthodox One Way of the Heavenly Master]]

2013年9月17日 (二) 12:42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正一论
编  著:
卷  数:二篇同卷
正统道藏:正一部 楹字号
涵芬楼本第988册
新文丰本第53册
三家本第32册
道藏提要:编号1216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太玄部经诀‧正一部经箓
第8册
 

《正一论》,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字看,应出于南北朝天师道道士之手,疑即南齐道士孟景翼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假设主客论辩,首先论述“旨教斋法”与“灵宝斋仪”之关系。按旨教斋法源出三张,系早期天师道斋仪。南北朝时灵宝斋仪出现后。有人认为旨教斋法古拙凡朴,属“小乘”之法,非灵宝道士所宜修行。本篇作者则为旨教斋法辩护,认为教化民众之法应随俗而变。旨教斋是为适应早期民情而设。后因风俗人情变化,故有灵宝斋法问世,二者皆起教化民众之作用,可以兼行,而不必非此而是彼。文中还论及“宿命”与“教化”问题。作者认为“至理绝言”,“至德不形”,此说虽不错,但至理与至德又须依赖言、形来表现,有言、形则有善恶。作者否认人之生死吉凶皆由命定之说,而肯定圣人立教,可以迁善伐恶,化恶伏善。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