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說先天道德經註解(李嘉謀)”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元始說先天道德經註解 |編著=李嘉謀註解 張善淵刊行 |卷數=五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真部本文類 |正統道藏字號=洪 |涵芬...')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11
 
|中華道藏冊數=11
 
}}
 
}}
'''元始說先天道德經註解''',南宋[[李嘉謀]]注解,元人[[張善淵]]刊行。五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本書經文《先天道德經》 模仿老子《[[道德經]]》而作。分為妙、元、神、真、道五篇。每篇九章,一千字;共四十五章、五千字。其內容晦澀,大致為解釋妙、元、神、真、道五詞含義及其相生關係,並據此闡述妙徼、有無、動靜、陰陽、五行、八卦、九宮、道德、道法自然、清靜無為之道理,以及修真養生原理。李氏注解引述儒釋道三教經書,逐章逐段解釋原文,較為明白曉暢。認為天地萬物生成順序為由「妙」(虛無)而至「徼」(實有),修道者應從徼而返歸妙本。此為全書宗旨。
+
'''元始說先天道德經註解''',南宋[[李嘉謀]]注解,元人[[張善淵]]刊行。五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本書經文《先天道德經》 模仿老子《[[道德經]]》而作。分為妙、元、神、真、道五篇。每篇九章,一千字;共四十五章、五千字。其內容晦澀,大致為解釋妙、元、神、真、道五詞含義及其相生關係,並據此闡述妙徼、有無、動靜、陰陽、五行、八卦、九宮、道德、道法自然、清靜無為之道理,以及修真養生原理。李氏注解引述儒釋道三教經書,逐章逐段解釋原文,較為明白曉暢。認為天地萬物生成順序為由「妙」(虛無)而至「徼」(實有),修道者應從徼而返歸妙本。此為全書宗旨。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27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27頁。
 
[[Category: 洞真部本文類]][[Category: 南宋道教經典]]
 
[[Category: 洞真部本文類]][[Category: 南宋道教經典]]
 
[[en: Explanations of the Scripture of the Way and Its Power of the Anterior Heaven, Revealed by the Primordial Beginning]]
 
[[en: Explanations of the Scripture of the Way and Its Power of the Anterior Heaven, Revealed by the Primordial Beginning]]

2013年8月23日 (五) 13:40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
编  著:李嘉谋注解 张善渊刊行
卷  数:五卷
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洪字号
涵芬楼本第13-14册
新文丰本第1册
三家本第1册
道藏提要:编号3
中华道藏:四辅真经道德真经
第11册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南宋李嘉谋注解,元人张善渊刊行。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本书经文《先天道德经》乃模仿老子《道德经》而作。分为妙、元、神、真、道五篇。每篇九章,一千字;共四十五章、五千字。其内容晦涩,大致为解释妙、元、神、真、道五词含义及其相生关系,并据此阐述妙徼、有无、动静、阴阳、五行、八卦、九宫、道德、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之道理,以及修真养生原理。李氏注解引述儒释道三教经书,逐章逐段解释原文,较为明白晓畅。认为天地万物生成顺序为由“妙”(虚无)而至“徼”(实有),修道者应从徼而返归妙本。此为全书宗旨。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