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子章曆”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赤松子章曆 |編著= |卷數=六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神部表奏類 |正統道藏字號=豈 |涵芬樓本冊數=335-336 |新文豐本冊數=18 |三...')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8
 
|中華道藏冊數=8
 
}}
 
}}
''' 《赤松子章歷》''',原不著撰人。據[[大淵忍爾]]、石井昌子合編《[[道教典籍目錄]]》考訂,應為唐代道士編集。原書卷數不詳,今《[[正統道藏]]》本六卷已有殘缺,收入洞神部表奏類。書言漢魏六朝[[天師道]]書符上章儀法。前二卷列舉書符上章法事應具之信物、書寫上奏儀法及擇日、請官、存恩、避忌、禁戒等事項。後四卷收錄各種章奏文本六十七種,(原本應有三百種),有救助家國災害之天旱章、止雨章等,有解救己身之解咒詛章、卻三災章等,有救治眷屬之催生章、保嬰童章等,有超度先亡之酆都章、為先亡言功章等。全書所載信儀、章奏。據稱皆為漢末太上於[[鶴鳴山]]降授[[張天師]],道士依法書寫章表,具治章信,上奏天曹,可使太上及眾真聞知,消災度厄。是為研究早期天師飛符上章法事之重要資料。
+
'''《赤松子章歷》''',原不著撰人。據[[大淵忍爾]]、石井昌子合編《[[道教典籍目錄]]》考訂,應為唐代道士編集。原書卷數不詳,今《[[正統道藏]]》本六卷已有殘缺,收入洞神部表奏類。書言漢魏六朝[[天師道]]書符上章儀法。前二卷列舉書符上章法事應具之信物、書寫上奏儀法及擇日、請官、存恩、避忌、禁戒等事項。後四卷收錄各種章奏文本六十七種,(原本應有三百種),有救助家國災害之天旱章、止雨章等,有解救己身之解咒詛章、卻三災章等,有救治眷屬之催生章、保嬰童章等,有超度先亡之酆都章、為先亡言功章等。全書所載信儀、章奏。據稱皆為漢末太上於[[鶴鳴山]]降授[[張天師]],道士依法書寫章表,具治章信,上奏天曹,可使太上及眾真聞知,消災度厄。是為研究早期天師飛符上章法事之重要資料。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85。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85。
 
[[Category: 洞神部表奏類]]
 
[[Category: 洞神部表奏類]]
 
[[en: The Petition Almanac of Chisong Zi]]
 
[[en: The Petition Almanac of Chisong Zi]]

2013年6月18日 (二) 00:01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赤松子章历
编  著:
卷  数:六卷
正统道藏:洞神部表奏类 岂字号
涵芬楼本第335-336册
新文丰本第18册
三家本第11册
道藏提要:编号610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太玄部经诀‧正一部经箓
第8册
 

《赤松子章历》,原不著撰人。据大渊忍尔、石井昌子合编《道教典籍目录》考订,应为唐代道士编集。原书卷数不详,今《正统道藏》本六卷已有残缺,收入洞神部表奏类。书言汉魏六朝天师道书符上章仪法。前二卷列举书符上章法事应具之信物、书写上奏仪法及择日、请官、存恩、避忌、禁戒等事项。后四卷收录各种章奏文本六十七种,(原本应有三百种),有救助家国灾害之天旱章、止雨章等,有解救己身之解咒诅章、却三灾章等,有救治眷属之催生章、保婴童章等,有超度先亡之酆都章、为先亡言功章等。全书所载信仪、章奏。据称皆为汉末太上于鹤鸣山降授张天师,道士依法书写章表,具治章信,上奏天曹,可使太上及众真闻知,消灾度厄。是为研究早期天师飞符上章法事之重要资料。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