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真太上紫書籙傳”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洞真太上紫書籙傳 |編著= |卷數=一卷 |正統道藏分類=正一部 |正統道藏字號=廣 |涵芬樓本冊數=1031 |新文豐本冊數=55 |三家...')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2
 
|中華道藏冊數=2
 
}}
 
}}
'''《洞真太上紫書籙傳》''',撰人不詳。約出於南北朝。敦煌道經抄本P2469引「太上紫書籙傳經」,即此書。今本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經文乃[[元始天尊]]口授密旨於白玉王母。密旨云:「非天非地,非陰非陽,非日非月,非柔非剛,非無非有,微密勿揚。」王母對太和真童、太玄玉女解釋密旨真意, 稱「非天非地」即無上混合,「非陰非陽」即中宮玄通,「非日非月」即兩半成一,「非柔非剛」即山河會同,「非有非無」即五九混極,變化無窮,「微密勿揚」即默慎修之,不可妄傳。真童玉女既聞密旨,又向王母請問「無上混合五九之妙」。王母轉述天尊密旨云:「真一生玄二,玄二生神三,神三含太五,太五含三道,兼為六妙。真條有五。五繫乎三,三極乎九,九極回變,化反一也」。又云:「自然之數,輪迴無極,三能成五,六能周九,成則合真,周則同道矣。」其辭旨頗晦澀,疑係房中術口訣。
+
'''《洞真太上紫書籙傳》''',撰人不詳。約出於南北朝。敦煌道經抄本P2469引「太上紫書籙傳經」,即此書。今本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經文乃[[元始天尊]]口授密旨於白玉王母。密旨云:「非天非地,非陰非陽,非日非月,非柔非剛,非無非有,微密勿揚。」王母對太和真童、太玄玉女解釋密旨真意,稱「非天非地」即無上混合,「非陰非陽」即中宮玄通,「非日非月」即兩半成一,「非柔非剛」即山河會同,「非有非無」即五九混極,變化無窮,「微密勿揚」即默慎修之,不可妄傳。真童玉女既聞密旨,又向王母請問「無上混合五九之妙」。王母轉述天尊密旨云:「真一生玄二,玄二生神三,神三含太五,太五含三道,兼為六妙。真條有五。五繫乎三,三極乎九,九極回變,化反一也」。又云:「自然之數,輪迴無極,三能成五,六能周九,成則合真,周則同道矣。」其辭旨頗晦澀,疑係房中術口訣。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52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52頁。
 
[[Category: 正一部]][[ Category: 南北朝道教經典]]
 
[[Category: 正一部]][[ Category: 南北朝道教經典]]
 
[[en: Record of the Register with Purple Writing]]
 
[[en: Record of the Register with Purple Writing]]

2013年6月16日 (日) 00:43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编  著:
卷  数:一卷
正统道藏:正一部 广字号
涵芬楼本第1031册
新文丰本第55册
三家本第33册
道藏提要:编号1330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洞真上清经
第2册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敦煌道经抄本P2469引“太上紫书箓传经”,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乃元始天尊口授密旨于白玉王母。密旨云:“非天非地,非阴非阳,非日非月,非柔非刚,非无非有,微密勿扬。”王母对太和真童、太玄玉女解释密旨真意,称“非天非地”即无上混合,“非阴非阳”即中宫玄通,“非日非月”即两半成一,“非柔非刚”即山河会同,“非有非无”即五九混极,变化无穷,“微密勿扬”即默慎修之,不可妄传。真童玉女既闻密旨,又向王母请问“无上混合五九之妙”。王母转述天尊密旨云:“真一生玄二,玄二生神三,神三含太五,太五含三道,兼为六妙。真条有五。五系乎三,三极乎九,九极回变,化反一也”。又云:“自然之数,轮回无极,三能成五,六能周九,成则合真,周则同道矣。”其辞旨颇晦涩,疑系房中术口诀。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