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變經”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變經 |編著= |卷數=一卷 |正統道藏分類=正一部 |正統道藏字號=廣 |涵芬樓本冊數=1030 |新文豐本冊數...')
 
 
第13行: 第13行:
 
}}
 
}}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變經》''',早期[[上清派]]經典之一,約成書於東晉。《[[真誥]]》卷五稱「道有紫度炎光夜照神燭」,《[[上經大洞真經目]]》著錄「上清紫度炎光神玄變經一卷」,皆指此書。今本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全經收入道法八種。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變經》''',早期[[上清派]]經典之一,約成書於東晉。《[[真誥]]》卷五稱「道有紫度炎光夜照神燭」,《[[上經大洞真經目]]》著錄「上清紫度炎光神玄變經一卷」,皆指此書。今本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全經收入道法八種。
*第一為招無洞視觀天上法。早晨天將明時先摩手拭目,叩齒咽液,然後靜臥,掩耳閉目,存想東西南北中五方諸物,修行三年即可見萬里之事,逆知未來吉凶。*第二為流金火鈴及五鈴神符法。據稱流金火鈴為九星之精,藏於瓊宮玉旁之內,七千年後化生五鈴神符。修道者佩此五符,並存思自身項有圓光映照,勤修九年可召真靈下降,乘空飛行。
+
*第一為招無洞視觀天上法。早晨天將明時先摩手拭目,叩齒咽液,然後靜臥,掩耳閉目,存想東西南北中五方諸物,修行三年即可見萬里之事,逆知未來吉凶。
*第三為帝君夜照神燭法。據稱神燭出於金殿玉房,修道者燃燭照五方帝君,禮願祝念,精思威靈,行之九年則神光自生,乘虛駕空,上造帝堂。除以上三法外,* 又有鎮魂固魄飛騰七十四方靈丸、流光曜電變景保生上經,咽液還容保牙求仙上法、回霄降霞御空上法、運度天關披神洞觀秘文等五種道法,仍以思神為行道要訣,兼有服食靈丸,騰身飛空之術。
+
*第二為流金火鈴及五鈴神符法。據稱流金火鈴為九星之精,藏於瓊宮玉旁之內,七千年後化生五鈴神符。修道者佩此五符,並存思自身項有圓光映照,勤修九年可召真靈下降,乘空飛行。
 +
*第三為帝君夜照神燭法。據稱神燭出於金殿玉房,修道者燃燭照五方帝君,禮願祝念,精思威靈,行之九年則神光自生,乘虛駕空,上造帝堂。
 +
* 除以上三法外,又有鎮魂固魄飛騰七十四方靈丸、流光曜電變景保生上經,咽液還容保牙求仙上法、回霄降霞御空上法、運度天關披神洞觀秘文等五種道法,仍以思神為行道要訣,兼有服食靈丸,騰身飛空之術。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39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39頁。
 
[[Category: 正一部]][[Category: 南北朝道教經典]][[ Category: 上清派]]
 
[[Category: 正一部]][[Category: 南北朝道教經典]][[ Category: 上清派]]
 
[[en:dong zhen tai shang zi du yan guang shen xuan bian jing]]
 
[[en:dong zhen tai shang zi du yan guang shen xuan bian jing]]

2013年6月3日 (一) 16:50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變經
編  著:
卷  數:一卷
正統道藏:正一部 廣字號
涵芬樓本第1030冊
新文豐本第55冊
三家本第33冊
道藏提要:編號1320
中華道藏:三洞真經洞真上清經
第1冊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變經》,早期上清派經典之一,約成書於東晉。《真誥》卷五稱「道有紫度炎光夜照神燭」,《上經大洞真經目》著錄「上清紫度炎光神玄變經一卷」,皆指此書。今本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全經收入道法八種。

  • 第一為招無洞視觀天上法。早晨天將明時先摩手拭目,叩齒咽液,然後靜臥,掩耳閉目,存想東西南北中五方諸物,修行三年即可見萬里之事,逆知未來吉凶。
  • 第二為流金火鈴及五鈴神符法。據稱流金火鈴為九星之精,藏於瓊宮玉旁之內,七千年後化生五鈴神符。修道者佩此五符,並存思自身項有圓光映照,勤修九年可召真靈下降,乘空飛行。
  • 第三為帝君夜照神燭法。據稱神燭出於金殿玉房,修道者燃燭照五方帝君,禮願祝念,精思威靈,行之九年則神光自生,乘虛駕空,上造帝堂。
  • 除以上三法外,又有鎮魂固魄飛騰七十四方靈丸、流光曜電變景保生上經,咽液還容保牙求仙上法、回霄降霞御空上法、運度天關披神洞觀秘文等五種道法,仍以思神為行道要訣,兼有服食靈丸,騰身飛空之術。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