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真太上八素真經三五行化妙訣”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洞真太上八素真經三五行化妙訣''',早期上清經典,約出於東晉南朝。為修習《[[八素真經]]》妙訣之一。一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篇教導學道之士應兼修方術與善行,內外相輔。所謂方術即[[吐納]]、[[服食]]之法,所謂善行即三智(知天、知地、知人)和五慧(仁義禮智信)。經文宣稱「上士高才,先立善行,然後方術。」以三智五慧修己化身,而後及於家國,教化天下,謂之「三五行化」,是學道者之終極大事。其行化之具體作法,有志道、守德、謙卑、習三智、遵五慧、受法等六條。
+
{{dzindex
 +
|書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經三五行化妙訣
 +
|編著=
 +
|卷數=一卷
 +
|正統道藏分類=正一部
 +
|正統道藏字號=通
 +
|涵芬樓本冊數=1028
 +
|新文豐本冊數=55
 +
|三家本冊數=33
 +
|道藏提要編號=1310
 +
|中華道藏分類=三洞真經洞真上清經
 +
|中華道藏冊數=1
 +
}}
 +
''' 洞真太上八素真經三五行化妙訣 ''',早期上清經典,約出於東晉南朝。為修習《[[八素真經]]》妙訣之一。一卷,收入《[[ 正統 道藏]]》正一部。本篇教導學道之士應兼修方術與善行,內外相輔。所謂方術即[[吐納]]、[[服食]]之法,所謂善行即三智(知天、知地、知人)和五慧(仁義禮智信)。經文宣稱「上士高才,先立善行,然後方術。」以三智五慧修己化身,而後及於家國,教化天下,謂之「三五行化」,是學道者之終極大事。其行化之具體作法,有志道、守德、謙卑、習三智、遵五慧、受法等六條。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36頁。
+
*胡孚琛主編:《[[ 中華道教大辭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36頁。
[[Category:道教經典]]
+
[[Category: 正一部]][[Category: 南北朝 道教經典]][[ Category: 上清派]] 
[[en: dong zhen tai shang ba su zhen jing san wu Xing hua miao jue]]
+
[[en: Wondrous formula for Practicing Trans formationby the Three and the Five]]

2013年6月3日 (一) 16:11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
编  著:
卷  数:一卷
正统道藏:正一部 通字号
涵芬楼本第1028册
新文丰本第55册
三家本第33册
道藏提要:编号1310
中华道藏:三洞真经洞真上清经
第1册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早期上清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为修习《八素真经》妙诀之一。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教导学道之士应兼修方术与善行,内外相辅。所谓方术即吐纳服食之法,所谓善行即三智(知天、知地、知人)和五慧(仁义礼智信)。经文宣称“上士高才,先立善行,然后方术。”以三智五慧修己化身,而后及于家国,教化天下,谓之“三五行化”,是学道者之终极大事。其行化之具体作法,有志道、守德、谦卑、习三智、遵五慧、受法等六条。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