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太上玉清隱書滅魔神慧高玄真經”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上清太上玉清隱書滅魔神慧高玄真經 |編著= |卷數=一卷 |正統道藏分類=正一部 |正統道藏字號=承 |涵芬樓本冊數=1038 |新文...') |
|||
第12行: | 第12行: | ||
|中華道藏冊數=1 | |中華道藏冊數=1 | ||
}} | }} | ||
− | '''上清太上玉清隱書滅魔神慧高玄真經''',早期[[上清派]]經典,約出於東晉。原為《[[洞真玉清隱書經]]》之一部分、後分出單為一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卷分三篇,其一為《大洞滅魔神慧玉清隱書》。又名《高玄真經》。內載五言詩一首,駢文一篇。其中隱含仙真魔鬼之名諱。據稱學者修誦《[[上清大洞真經三十九章]]》之前,先誦此詩文一遍,可以招仙滅魔,通理幽關。其二為《大洞消魔神慧內祝隱文》。內載三十九條思神口訣,學者誦讀《上清大洞真經三十九章》之時,依此訣思神唸咒,可以解結散怨,招仙滅魔。其三為《九天玉清紫文丹章綠字隱文》,內載符文一百二十字,學者誦習《 | + | '''上清太上玉清隱書滅魔神慧高玄真經''',早期[[上清派]]經典,約出於東晉。原為《[[洞真玉清隱書經]]》之一部分、後分出單為一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卷分三篇,其一為《大洞滅魔神慧玉清隱書》。又名《高玄真經》。內載五言詩一首,駢文一篇。其中隱含仙真魔鬼之名諱。據稱學者修誦《[[上清大洞真經三十九章]]》之前,先誦此詩文一遍,可以招仙滅魔,通理幽關。其二為《大洞消魔神慧內祝隱文》。內載三十九條思神口訣,學者誦讀《上清大洞真經三十九章》之時,依此訣思神唸咒,可以解結散怨,招仙滅魔。其三為《九天玉清紫文丹章綠字隱文》,內載符文一百二十字,學者誦習《大洞真經》時,依法書寫佩帶此隱文,存思祝念,可通神致真,招仙滅魔。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45頁。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45頁。 | ||
[[Category: 正一部]][[Category: 南北朝道教經典]][[ Category: 上清派]] | [[Category: 正一部]][[Category: 南北朝道教經典]][[ Category: 上清派]] | ||
[[en: Scripture of the Divine Wisdom That Annihilates Demons]] | [[en: Scripture of the Divine Wisdom That Annihilates Demons]] |
2013年5月28日 (二) 14:06的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上清太上玉清隱書滅魔神慧高玄真經
編 著:
卷 數:一卷
正統道藏:正一部 承字號
涵芬樓本第1038冊
新文豐本第56冊
三家本第33冊
道藏提要:編號1343
中華道藏:三洞真經洞真上清經
第1冊
|
上清太上玉清隱書滅魔神慧高玄真經,早期上清派經典,約出於東晉。原為《洞真玉清隱書經》之一部分、後分出單為一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卷分三篇,其一為《大洞滅魔神慧玉清隱書》。又名《高玄真經》。內載五言詩一首,駢文一篇。其中隱含仙真魔鬼之名諱。據稱學者修誦《上清大洞真經三十九章》之前,先誦此詩文一遍,可以招仙滅魔,通理幽關。其二為《大洞消魔神慧內祝隱文》。內載三十九條思神口訣,學者誦讀《上清大洞真經三十九章》之時,依此訣思神唸咒,可以解結散怨,招仙滅魔。其三為《九天玉清紫文丹章綠字隱文》,內載符文一百二十字,學者誦習《大洞真經》時,依法書寫佩帶此隱文,存思祝念,可通神致真,招仙滅魔。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2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