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仙道造天尊像石”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羅仙道造天尊像 ''',唐代景龍三年(709年) ,現 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編號121521。此 是該館藏品中最完整、最精緻的唐代道故造像,公開陳列於二樓走廊一個專門的中國宗教藝術展櫃中。
+
'''羅仙道造天尊像 ''', 造於 唐代景龍三年(709年),現 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編號121521。此 是該館藏品中最完整、最精緻的唐代道故造像,公開陳列於二樓走廊一個專門的中國宗教藝術展櫃中。
 
+
==造像內容==
 
 此像天尊比例適中,精神飽滿、氣宇軒昂。右手扶三足憑几,左手上舉(殘),應持[[麈尾]]。頭戴蓮花形冠,蓄鬚,著寬大道袍,內束腰帶於胸部,似佛之結跏趺坐,坐於六邊形束腰蓮花座上,道袍下垂,遮住座之上部,後面有舟形背光(殘)。光背的背後刻有發願文:
 
 此像天尊比例適中,精神飽滿、氣宇軒昂。右手扶三足憑几,左手上舉(殘),應持[[麈尾]]。頭戴蓮花形冠,蓄鬚,著寬大道袍,內束腰帶於胸部,似佛之結跏趺坐,坐於六邊形束腰蓮花座上,道袍下垂,遮住座之上部,後面有舟形背光(殘)。光背的背後刻有發願文:
 
:夫陶甄萬物者至道,☐脫群生者天尊。謹有三洞道士羅仙道,☐靈山岳,擢質中和,早☐☐☐,少☐仙侶,豈謂功成厭俗?俄化上仙慈母趙氏,為師敬造石像一鋪。唯願魂路托識浮☐,見存親緣,同歸壽域。景龍三年二月日造。
 
:夫陶甄萬物者至道,☐脫群生者天尊。謹有三洞道士羅仙道,☐靈山岳,擢質中和,早☐☐☐,少☐仙侶,豈謂功成厭俗?俄化上仙慈母趙氏,為師敬造石像一鋪。唯願魂路托識浮☐,見存親緣,同歸壽域。景龍三年二月日造。
 +
==造像特點==
 
 石像上有許多紅色痕跡,可知原有彩繪。這是三洞道士羅仙道所造,而不是如其他絕大多數造像那樣像主為世俗邑子或官吏。造像另一個特別之處,是左右手姿態也與其他造像不同,一般造像(不論老君或天尊)都是左手扶憑几、右手持麈尾,而此像相反。
 
 石像上有許多紅色痕跡,可知原有彩繪。這是三洞道士羅仙道所造,而不是如其他絕大多數造像那樣像主為世俗邑子或官吏。造像另一個特別之處,是左右手姿態也與其他造像不同,一般造像(不論老君或天尊)都是左手扶憑几、右手持麈尾,而此像相反。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李淞:〈美國收藏的中國早期道教雕塑:中國道教雕塑述略之三〉,《雕塑》2009年第4期。
 
*李淞:〈美國收藏的中國早期道教雕塑:中國道教雕塑述略之三〉,《雕塑》2009年第4期。
[[Category:唐代道教雕塑]][[Category:造像 ]]
+
[[Category:唐代道教雕塑]][[Category:造像 ]]

2010年11月20日 (六) 00:43的最新版本

罗仙道造天尊像石,造于唐代景龙三年(709年),现藏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编号121521。此像是该馆藏品中最完整、最精致的唐代道故造像,公开陈列于二楼走廊一个专门的中国宗教艺术展柜中。

造像内容

此像天尊比例适中,精神饱满、气宇轩昂。右手扶三足凭几,左手上举(残),应持麈尾。头戴莲花形冠,蓄须,著宽大道袍,内束腰带于胸部,似佛之结跏趺坐,坐于六边形束腰莲花座上,道袍下垂,遮住座之上部,后面有舟形背光(残)。光背的背后刻有发愿文:

夫陶甄万物者至道,☐脱群生者天尊。谨有三洞道士罗仙道,☐灵山岳,擢质中和,早☐☐☐,少☐仙侣,岂谓功成厌俗?俄化上仙慈母赵氏,为师敬造石像一铺。唯愿魂路托识浮☐,见存亲缘,同归寿域。景龙三年二月日造。

造像特点

石像上有许多红色痕迹,可知原有彩绘。这是三洞道士罗仙道所造,而不是如其他绝大多数造像那样像主为世俗邑子或官吏。造像另一个特别之处,是左右手姿态也与其他造像不同,一般造像(不论老君或天尊)都是左手扶凭几、右手持麈尾,而此像相反。

参考资料

  • 李淞:〈美国收藏的中国早期道教雕塑:中国道教雕塑述略之三〉,《雕塑》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