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大通”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新页面: ==生平== 郝大通(1149-1212年)名璘,字太古,號恬然子,又號廣寧子,自稱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寧海(今山東牟平)人。精通老莊易學,擅...)
 
第18行: 第18行:
 
#《中國道教史》
 
#《中國道教史》
 
[[Category:道教人物]]
 
[[Category:道教人物]]
 +
[[en:Hao Datong]]

2009年7月5日 (日) 13:34的版本

生平

郝大通(1149-1212年)名璘,字太古,號恬然子,又號廣寧子,自稱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寧海(今山東牟平)人。精通老莊易學,擅長卜筮占卦。金大定七年(1167年)皈依全真教,大定十五年於沃州行乞時突有所悟,於橋下苦修六年,人稱「不語先生」。九轉功成後,往北傳教。生前創全真教華山派,昇天後元世祖贈號「廣寧通玄太古真人」。「北七真」之一。

思想

郝大通師徒吸收禪宗、理學的心性思想,建立起以心為基點,以本心本性和道三合一為特色的心性論。本心、真心是其心性論重點,二者又稱為心之體。同時有性、道、神諸範疇。理論的中心問題是:滌蕩邪心、透悟本心。相應地,修煉過程中的所有問題都最終歸結為如何明悟本心、磨盡塵心。

著述

三教入易論》、《示教直言》、《心經解》、《救苦經解》、《周易參同契釋義》、《太古集》。

傳承

道脈宏大,弟子多係寧海人。著名者有嗣教弟子范圓曦和盤山真人王志瑾。范圓曦,道號玄通子,為范仲淹之後,為全真傑出大弟子。王志瑾的心性論圓通縝密。

參考資料

  1. 《甘水仙源錄》
  2. 《宗教詞典》
  3. 《金蓮正宗記》
  4. 《金元全真道內丹心性學》
  5. 《中國道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