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學研究”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83行: 第83行:
 
<br>
 
<br>
 
===2005年第2期(總第6期)===
 
===2005年第2期(總第6期)===
 +
*[[卿希泰]]:道教文化與世界和平
 +
*許抗生:當代新道家的倫理價值觀
 +
*呂錫琛、劉忠於:論《[[太平經]]》的道德教化思想
 +
*徐曉望:從《閩都別記》、《海遊記》看[[陳靖姑]]信仰的兩大系統
 +
*周高德:道教象徵符號無極圖及太極圖與老子之「道」
 +
*趙玉玲:「小國寡民」與「百谷之王」——論[[老子]]的社會政治理想
 +
*[[尹志華]]:試析北宋老學中的性命論
 +
*趙芃:道教氣象與生態美
 +
*陳玲:《呂氏春秋》農學思想簡論
 +
*常大群:古典小說中的道教養生世界
 +
*陳慶優:《[[養性延命錄]]》養生思想探析
 +
*謝清果:道學與傳統科技思想的互動及其意義——[[蓋建民]]教授新著《[[道教科學思想發凡]]》讀後感
 +
*[[詹石窗]]、張慧遠:《願》劇與道教關係略說
 +
*袁清湘:論李白金陵情結與道緣
 +
*苟波:道教與中國古代「遊仙」和「仙凡戀情」小說
 +
*劉燕:葉維廉中西比較詩學中的道家傳統
 +
*[[游子安]]:香港道堂文獻整理及研究——以經書與碑刻資料說明
 +
*范正義:閩台[[保生大帝]]信仰網路的田野調查
 +
*高致華:日本道教研究的近況及新作介紹
 +
<br>
  
<br>
 
 
===2006年第1期(總第7期)===
 
===2006年第1期(總第7期)===
 
<br>
 
<br>

2019年2月13日 (三) 14:22的版本

《道学研究》于2003年创刊,由香港蓬瀛仙馆道教文化资料库、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和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福建省道教协会研究室和厦门市朝天宫道学讲坛协办。主编为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詹石窗教授。此刊物是中国大陆第一份专门以道学研究为内容的学术期刊,学刊的宗旨是“道德养生、人文关怀、返朴归真、和谐自然”。此刊物旨在发掘道学的文化遗产,启迪创造思维,为现代人类的健康生存服务。自第一期起,该刊便秉持天、地、人三才之道相互融通的理念,采用专题与专栏相结合的办刊形式。本刊特设立多个栏目,设有易学之道、老庄新解、医学养生、道门思想、经典发微、三教关系、洞天名胜、道门建筑、道教考古、道教艺术、道教文学、科仪研究等十二个栏目。该学刊为半年刊,ISSN:1728-7642。

目录

2003年第1期(总第1期)

  • 发刊词
  • 卿希泰:全真道的产生及其在金代的发展
  • 李明鸟、詹石窗:《红楼梦》大观园图正解——道教太极象数的艺术积淀探秘之一
  • 陈静:刘安成仙考释
  • 邓小伟:《周易》与龙——以乾卦为视点之探析
  • 张松辉:重评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 盖建民:《服气精义论》的道教医学养生思想略析
  • 吕锡琛:论道家健心养德的心理调适智慧
  • 李远国:道教“北极驱邪院印”考辨
  • 姜守诚:试论道教自然观的现代价值
  • 白奚:老子思想与儒道互补
  • 刘泽亮:从《周易禅解》看三教关系
  • 连镇标:《黄帝阴符经》义说(一)
  • 乐爱国:《太上感应篇》义说(一)
  • 胡孚琛:丹道法诀十二讲(连载)


2003年第2期(总第2期)

  • 李刚:道教人生哲学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 黄瑞林、詹石窗:略论道教万物同源的生态整体思想
  • 陈霞:道教整体生态思想初探
  • 蒋朝君、盖建民:道教生态伦理的规范和准则
  • 乐爱国:《抱朴子内篇》生态伦理思想之探讨
  • 林巧薇:“洞天福地”与道教生态智慧
  • 郭金彬:《周髀算经》与道
  • 王前:略论道家与道教的程序崇拜意识
  • 谢清果: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科学范式
  • 王风:刘牧的学术渊源及其学术创新
  • 朱亚辉:何道全“随机应化”的道学思想
  • 马汉钦:妙境即在有无间——试论道家审美境界
  • 谢金良:对《老子》研究存在问题的若干思考
  • 苟波:中国古代“梦幻”故事的道教学解读
  • 陈全忠:厦门了闲道社述略
  • 连镇标:《黄帝阴符经》义说(二)
  • 乐爱国:《太上感应篇》义说(二)
  • 全球第一个道教电视频道《道通天地》在香港隆重开播


2004年第1期(总第3期)

  • 萧汉明:对庄子养生论思想转折的阶段性考察
  • 袁志鸿:道教的社会伦理思想和人文精神体现
  • 李鹏、詹石窗:《金瓶梅》的河洛卦理──道教易学象数的艺术积淀探秘之二
  • 黄键:道教色彩与世俗精神——泉州傀儡目连戏《李世民游地府》中的伦理纠葛
  • 吴鸿雅、李强:道教全真科仪音乐象限中的美学思考
  • 陈文水:浅论宋代道教文学的发展机制
  • 姜守诚、蔡振村:“生生之谓易”——试论《周易》的养生哲学
  • 李素平:《老子》对女性的尊崇
  • 陈强:原创章句的现代诠释
  • 夏志前:道法自然尚无为──论老子对异化文明的批判
  • 刘建平:论《庄子》中的自然美思想
  • 傅小凡:从道德哲学的角度看“兵家之道”
  • 赖平:《抱朴子内篇》伦理价值的剖析
  • 刘晓艳:李西月与内丹西派
  • 任娜:闽南民间信仰活动中的“醮”
  • 高致华:略论“开台圣王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 连镇标:《黄帝阴符经》义说(三)
  • 乐爱国:《太上感应篇》义说(三)
  • 盖建民:“香港暨华南道教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4年第2期(总第4期)


2005年第1期(总第5期)

  • 陈耀庭:道教研究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批评和反批评——读龚鹏程的《道教的性质
  • 陈启新:陈国符先生传略
  • 杨英:魏晋道教“精舍”考
  • 樊光春:天水玉泉观元代碑刻综考
  • 黄景春:关于“罚不加满”
  • 林观潮:佛与道的交流:明末福清黄檗山禅僧的扶乩
  • 野川博之:论高泉性激提及仙的诗文
  • 黄黎星:雷思齐《易筮通变》占筮说评析
  • 谢金良:《周易禅解》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谢清果:老子学习观及其现代价值
  • 叶一萌:老子思想中“无”的内涵
  • 张金红:道家思想与园林建构
  • 安东溶:论韩国医学与道教之关系
  • 康惠英:柔弱胜刚强——太极拳的道家思想底蕴及其养生意义
  • 常培文:李签“大小有定”新解
  • 吴羽:徐神翁信仰研究


2005年第2期(总第6期)

  • 卿希泰:道教文化与世界和平
  • 许抗生:当代新道家的伦理价值观
  • 吕锡琛、刘忠于:论《太平经》的道德教化思想
  • 徐晓望:从《闽都别记》、《海游记》看陈靖姑信仰的两大系统
  • 周高德:道教象征符号无极图及太极图与老子之“道”
  • 赵玉玲:“小国寡民”与“百谷之王”——论老子的社会政治理想
  • 尹志华:试析北宋老学中的性命论
  • 赵芃:道教气象与生态美
  • 陈玲:《吕氏春秋》农学思想简论
  • 常大群:古典小说中的道教养生世界
  • 陈庆优:《养性延命录》养生思想探析
  • 谢清果:道学与传统科技思想的互动及其意义——盖建民教授新著《道教科学思想发凡》读后感
  • 詹石窗、张慧远:《愿》剧与道教关系略说
  • 袁清湘:论李白金陵情结与道缘
  • 苟波:道教与中国古代“游仙”和“仙凡恋情”小说
  • 刘燕:叶维廉中西比较诗学中的道家传统
  • 游子安:香港道堂文献整理及研究——以经书与碑刻资料说明
  • 范正义:闽台保生大帝信仰网路的田野调查
  • 高致华:日本道教研究的近况及新作介绍


2006年第1期(总第7期)


2006年第2期(总第8期)


2007年第1期(总第9期)


2007年第2期(总第10期)


2008年第1期(总第11期)


2008年第2期(总第12期)


2009年第1期(总第13期)


2009年第2期(总第14期)


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