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 |編著=張繼先撰述 張宇初編集 |卷數=七卷 |正統道藏分類=正一部 |正統道藏字號=...')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26
 
|中華道藏冊數=26
 
}}
 
}}
'''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北宋末正一天師[[張繼先]]撰述,明初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編集。七卷,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此書為張繼先詩文集,收錄文章九篇,詩詞歌頌二百餘首。詩文內容大多為論述修道理論和修煉方法。卷一收錄〈心說〉、〈開壇法語〉、〈答林靈素書〉等九篇散文。其〈心說〉一文論修心之法,宣稱:「夫心者,萬法之宗,九竅之主,生死之本,替惡之源。與天地而並生,為神明之主宰。」又謂人若能正念靜心,守一虛無,即可超塵絕俗;若一念萌動,即墜入輪迴之苦。卷二至卷七皆為詩詞歌頌。其中有《大道歌》,為張繼先進呈宋徽宗之作,歌詠馭神住氣為修道之要。又有金丹詩四十八首,皆述內丹法。
+
''' 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 ''',北宋末正一天師[[張繼先]]撰述,明初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編集。七卷,收入《[[正統道藏]]》正一部。此書為張繼先詩文集,收錄文章九篇,詩詞歌頌二百餘首。詩文內容大多為論述修道理論和修煉方法。卷一收錄〈心說〉、〈開壇法語〉、〈答林靈素書〉等九篇散文。其〈心說〉一文論修心之法,宣稱:「夫心者,萬法之宗,九竅之主,生死之本,替惡之源。與天地而並生,為神明之主宰。」又謂人若能正念靜心,守一虛無,即可超塵絕俗;若一念萌動,即墜入輪迴之苦。卷二至卷七皆為詩詞歌頌。其中有《大道歌》,為張繼先進呈宋徽宗之作,歌詠馭神住氣為修道之要。又有金丹詩四十八首,皆述內丹法。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07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07頁。
 
[[Category: 正一部]][[Category: 明代道教經典]][[Category: 文集]]
 
[[Category: 正一部]][[Category: 明代道教經典]][[Category: 文集]]
 
[[en: Stanzas of Understanding Truth and Refuting Error]]
 
[[en: Stanzas of Understanding Truth and Refuting Error]]

2016年7月27日 (三) 00:08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
编  著:张继先撰述 张宇初编集
卷  数:七卷
正统道藏:正一部 渊字号
涵芬楼本第615册
新文丰本第33册
三家本第19册
道藏提要:编号973
中华道藏:道教论集道学论著‧全真文集
第26册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北宋末正一天师张继先撰述,明初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编集。七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为张继先诗文集,收录文章九篇,诗词歌颂二百馀首。诗文内容大多为论述修道理论和修炼方法。卷一收录〈心说〉、〈开坛法语〉、〈答林灵素书〉等九篇散文。其〈心说〉一文论修心之法,宣称:“夫心者,万法之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替恶之源。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又谓人若能正念静心,守一虚无,即可超尘绝俗;若一念萌动,即坠入轮回之苦。卷二至卷七皆为诗词歌颂。其中有《大道歌》,为张继先进呈宋徽宗之作,歌咏驭神住气为修道之要。又有金丹诗四十八首,皆述内丹法。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4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