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仙蹤”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海山仙蹤''',道教神仙傳記,內容主要記述[[呂洞賓]]的事蹟,也即《海山奇遇》,又名《呂祖年譜海山奇遇仙跡》,七卷,清[[李西月]]編。第一卷為呂洞賓年譜,自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四月十四日己時呂洞賓誕生時起,至唐懿宗咸通庚寅十一年(870年)得道成仙止,記述73年間呂洞賓作為凡人時的生平事蹟。然大多為略記,唯引《火龍傳劍記》、《羅浮訪仙記》、《黃樑夢》、《入終南記》、《參黃龍》與《游平都山記》較詳。第二卷記呂洞賓成仙後在唐代105年間的故事,第三卷記在北宋151年間的故事,第四卷記在南宋153年間的故事,第五卷記在元代89年間的故事,第六卷記在明代276年間的故事,第七卷記在清代至作者編此書的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年間203年的故事,合計共有1049年中189則顯化度人故事。該書材料大多取自陸西星編著的《道緣匯錄》和《賓翁自記》,明後期及清代事蹟除徵引他人著作外(都指明了出處),當為李西月改編傳說或自己創作。此書把有關呂洞賓的傳說基本上搜集齊全,其中的《黃樑夢》、《三醉岳陽》、《寰瀛圖》等頗為膾炙人口,被雜劇、傳奇、話本小說等取作素材。書中的詩詞頗具文采,故事也大多情節生動,為神仙記中頗具生活氣息者。
+
''' 海山仙蹤 ''',道教神仙傳記,內容主要記述[[呂洞賓]]的事蹟,也即《海山奇遇》,又名《呂祖年譜海山奇遇仙跡》,七卷,清[[李西月]]編。第一卷為呂洞賓年譜,自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四月十四日己時呂洞賓誕生時起,至唐懿宗咸通庚寅十一年(870年)得道成仙止,記述73年間呂洞賓作為凡人時的生平事蹟。然大多為略記,唯引《火龍傳劍記》、《羅浮訪仙記》、《黃樑夢》、《入終南記》、《參黃龍》與《游平都山記》較詳。第二卷記呂洞賓成仙後在唐代105年間的故事,第三卷記在北宋151年間的故事,第四卷記在南宋153年間的故事,第五卷記在元代89年間的故事,第六卷記在明代276年間的故事,第七卷記在清代至作者編此書的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年間203年的故事,合計共有1049年中189則顯化度人故事。該書材料大多取自陸西星編著的《道緣匯錄》和《賓翁自記》,明後期及清代事蹟除徵引他人著作外(都指明了出處),當為李西月改編傳說或自己創作。此書把有關呂洞賓的傳說基本上搜集齊全,其中的《黃樑夢》、《三醉岳陽》、《寰瀛圖》等頗為膾炙人口,被雜劇、傳奇、話本小說等取作素材。書中的詩詞頗具文采,故事也大多情節生動,為神仙記中頗具生活氣息者。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Category: 道教文學]][[Category: 清代道教道教]]
 
[[Category: 道教文學]][[Category: 清代道教道教]]

2016年1月16日 (六) 17:08的版本

《海山仙踪》,道教神仙传记,内容主要记述吕洞宾的事迹,也即《海山奇遇》,又名《吕祖年谱海山奇遇仙迹》,七卷,清李西月编。第一卷为吕洞宾年谱,自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四月十四日己时吕洞宾诞生时起,至唐懿宗咸通庚寅十一年(870年)得道成仙止,记述73年间吕洞宾作为凡人时的生平事迹。然大多为略记,唯引《火龙传剑记》、《罗浮访仙记》、《黄梁梦》、《入终南记》、《参黄龙》与《游平都山记》较详。第二卷记吕洞宾成仙后在唐代105年间的故事,第三卷记在北宋151年间的故事,第四卷记在南宋153年间的故事,第五卷记在元代89年间的故事,第六卷记在明代276年间的故事,第七卷记在清代至作者编此书的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年间203年的故事,合计共有1049年中189则显化度人故事。该书材料大多取自陆西星编著的《道缘汇录》和《宾翁自记》,明后期及清代事迹除征引他人著作外(都指明了出处),当为李西月改编传说或自己创作。此书把有关吕洞宾的传说基本上搜集齐全,其中的《黄梁梦》、《三醉岳阳》、《寰瀛图》等颇为脍炙人口,被杂剧、传奇、话本小说等取作素材。书中的诗词颇具文采,故事也大多情节生动,为神仙记中颇具生活气息者。

参考文献

  1.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