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玄經原旨(杜道堅)”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4行: 第14行:
 
'''道德玄經原旨''',注解《道德經》的典籍,又稱《道德經原旨》、《老子原旨》、《玄經原旨》等。元代道士[[杜道堅]]注。四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書前有黎立武、[[張與材]]、牟巘、徐天祐等人所作序言,稱其注的宗旨在於「參以帝王之事」而「明皇道帝德」,其注的主要方式則是「援儒解道」,即折衷儒道兩家思想,認為儒道「於天地同功」。以[[老子]]本為柱下史,故援引《尚書》帝王政道之史以解《老子》,又兼及心性說。
 
'''道德玄經原旨''',注解《道德經》的典籍,又稱《道德經原旨》、《老子原旨》、《玄經原旨》等。元代道士[[杜道堅]]注。四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書前有黎立武、[[張與材]]、牟巘、徐天祐等人所作序言,稱其注的宗旨在於「參以帝王之事」而「明皇道帝德」,其注的主要方式則是「援儒解道」,即折衷儒道兩家思想,認為儒道「於天地同功」。以[[老子]]本為柱下史,故援引《尚書》帝王政道之史以解《老子》,又兼及心性說。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第327頁。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第327頁。
 
[[Category: 洞神部玉訣類]] [[Category: 元代道教經典]]
 
[[Category: 洞神部玉訣類]] [[Category: 元代道教經典]]
 
[[en: Origin Meaning of the Mysterious Scripture of the Tao and the De]]
 
[[en: Origin Meaning of the Mysterious Scripture of the Tao and the De]]

2016年1月8日 (五) 13:49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道德玄經原旨
編  著:杜道堅
卷  數:四卷
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 彼字號
涵芬樓本第390冊
新文豐本第21冊
三家本第12冊
道藏提要:編號697
中華道藏:四輔真經道德真經
第11冊
 

道德玄經原旨,注解《道德經》的典籍,又稱《道德經原旨》、《老子原旨》、《玄經原旨》等。元代道士杜道堅注。四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書前有黎立武、張與材、牟巘、徐天祐等人所作序言,稱其注的宗旨在於「參以帝王之事」而「明皇道帝德」,其注的主要方式則是「援儒解道」,即折衷儒道兩家思想,認為儒道「於天地同功」。以老子本為柱下史,故援引《尚書》帝王政道之史以解《老子》,又兼及心性說。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第3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