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公明”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趙公明''',也稱趙元帥、趙玄壇,其像多為黑面濃鬚,頭戴鐵冠,手執鐵鞭,身跨黑虎。在《搜神記》卷五和《[[真誥]]》卷十〈協昌期第二〉等書中,都記有趙公明的神跡,但他只屬「瘟鬼」,是土下塚中王氣五方諸神之一,行惡氣奪人命,又可令人「子孫昌熾」。到了元代,瘟鬼趙公明具有了新的身世和新的神職。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載:趙公元帥姓趙名朗(或「玄朗」),字公明,終南山人,原是九日精之一,被後羿射下以後,九日變化為九鳥,進而變成九鬼王。其他八鬼皆行病害人,但趙玄朗卻獨化為人,避隱蜀中,精修至道。張陵在青城山煉丹時,收趙玄朗護衛丹室。張天師丹成,分丹與趙玄朗餌之,遂能變化無方。趙玄朗食丹以後,天師遂命其永鎮玄壇,故號「玄壇元帥」。張天師飛升後,趙玄朗又鎮守龍虎名山,遂被稱為「龍虎玄壇」,能驅雷役電,喚雨呼風,除瘟剪瘧,保病禳災。傳說武王伐紂時,趙公明為商朝奮戰,武王感謝其忠勇義膽,追贈「元帥」封號。趙公明因此得道,玉皇大帝封為三十六天官之首,統轄三十五天官。明代小說《封神演義》有姜子牙封神一節,封「中路武財神」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乙龍虎玄壇真君」,率領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鄧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等,合稱「天官五路財神」,掌管人間禍福及四方財帛。
+
'''趙公明''',也稱趙元帥、趙玄壇,其像多為黑面濃鬚,頭戴鐵冠,手執鐵鞭,身跨黑虎。在《搜神記》卷五和《[[真誥]]》卷十〈協昌期第二〉等書中,都記有趙公明的神跡,但他只屬「瘟鬼」,是土下塚中王氣五方諸神之一,行惡氣奪人命,又可令人「子孫昌熾」。到了元代,瘟鬼趙公明具有了新的身世和新的神職。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載:趙公元帥姓趙名朗(或「玄朗」),字公明,終南山人,原是九日精之一,被後羿射下以後,九日變化為九鳥,進而變成九鬼王。其他八鬼皆行病害人,但趙玄朗卻獨化為人,避隱蜀中,精修至道。[[ 張陵]] [[ 青城山]] 煉丹時,收趙玄朗護衛丹室。張天師丹成,分丹與趙玄朗餌之,遂能變化無方。趙玄朗食丹以後,天師遂命其永鎮玄壇,故號「玄壇元帥」。張天師飛升後,趙玄朗又鎮守龍虎名山,遂被稱為「龍虎玄壇」,能驅雷役電,喚雨呼風,除瘟剪瘧,保病禳災。傳說武王伐紂時,趙公明為商朝奮戰,武王感謝其忠勇義膽,追贈「元帥」封號。趙公明因此得道,玉皇大帝封為三十六天官之首,統轄三十五天官。明代小說《封神演義》有姜子牙封神一節,封「中路武財神」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乙龍虎玄壇真君」,率領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鄧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等,合稱「天官五路財神」,掌管人間禍福及四方財帛。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
 
[[Category: 道教神仙]]
 
[[Category: 道教神仙]]

2016年1月4日 (一) 09:51的最新版本

赵公明,也称赵元帅、赵玄坛,其像多为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在《搜神记》卷五和《真诰》卷十〈协昌期第二〉等书中,都记有赵公明的神迹,但他只属“瘟鬼”,是土下冢中王气五方诸神之一,行恶气夺人命,又可令人“子孙昌炽”。到了元代,瘟鬼赵公明具有了新的身世和新的神职。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赵公元帅姓赵名朗(或“玄朗”),字公明,终南山人,原是九日精之一,被后羿射下以后,九日变化为九鸟,进而变成九鬼王。其他八鬼皆行病害人,但赵玄朗却独化为人,避隐蜀中,精修至道。张陵青城山炼丹时,收赵玄朗护卫丹室。张天师丹成,分丹与赵玄朗饵之,遂能变化无方。赵玄朗食丹以后,天师遂命其永镇玄坛,故号“玄坛元帅”。张天师飞升后,赵玄朗又镇守龙虎名山,遂被称为“龙虎玄坛”,能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除瘟剪疟,保病禳灾。传说武王伐纣时,赵公明为商朝奋战,武王感谢其忠勇义胆,追赠“元帅”封号。赵公明因此得道,玉皇大帝封为三十六天官之首,统辖三十五天官。明代小说《封神演义》有姜子牙封神一节,封“中路武财神”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乙龙虎玄坛真君”,率领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邓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等,合称“天官五路财神”,掌管人间祸福及四方财帛。

参考文献

  1.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