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橦文昌宮”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梓潼文昌宮位於四川省梓潼縣城北10公里的七曲山。原為當地百姓紀念晉代張亞子而立的「亞子祠」。據載,張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歿,鄉人為立廟,以作紀念。民間盛傳張亞子顯靈的神異故事,並尊其為[[梓潼神]]。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並欽定為忠國、孝家、益民、正直之神,梓潼神遂與[[文昌神]]合而為一。
+
 梓潼文昌宮位於四川省梓潼縣城北10公里的七曲山。原為當地百姓紀念晉代張亞子而立的「亞子祠」。據載,張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歿,鄉人為立廟,以作紀念。民間盛傳張亞子顯靈的神異故事,並尊其為[[梓潼神]]。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並欽定為忠國、孝家、益民、正直之神,梓潼神遂與[[文昌神]]合而為一 。文昌帝君乃道教司祿主文運的大神,全國各地多建有文昌宮、文昌閣或文昌祠;元明以後,隨著科舉制度的規模化和制度化,對於道教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漸普遍
  
  人們於是在 七曲山建 造「文昌宮」, 後經元、明、清三代多次擴建,形成了一組結構宏偉、體系完整的古建築群。整個大廟佔地面積達1萬2千多平方米,由23座不同時期的建築群所組成。主要建築有文昌殿、關帝廟、風洞樓、白特殿、瘟祖殿、時雨亭、家慶堂、天尊殿等。它們依山就勢,主次分明,錯落有致,鎏金銅瓦,重簷翼角,氣勢非凡。特別是正門之上的百尺樓,是名聞巴蜀的明代建築,據說當年曾與湘楚名樓岳陽樓、黃鶴樓媲美。
+
  梓潼文昌宮又稱 七曲山 大廟,南宋高宗紹興十六年(1146年)大規模擴 經元、明、清三代多次擴建,形成了一組結構宏偉、體系完整的古建築群。整個大廟佔地面積達1萬2千多平方米,由23座不同時期的建築群所組成。主要建築有文昌殿、關帝廟、風洞樓、白特殿、瘟祖殿、時雨亭、家慶堂、天尊殿等。它們依山就勢,主次分明,錯落有致,鎏金銅瓦,重簷翼角,氣勢非凡。特別是正門之上的百尺樓,是名聞巴蜀的明代建築,據說當年曾與湘楚名樓岳陽樓、黃鶴樓媲美。
  
 
 梓潼文昌宮較完整地展現了從元代到民國各時期的建築風格,是研究我國古建築史的珍貴實物資料,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的七曲山,古建築、古柏、古道、九曲潼水互相輝映,既為祭祀聖地,又是風景名勝區。
 
 梓潼文昌宮較完整地展現了從元代到民國各時期的建築風格,是研究我國古建築史的珍貴實物資料,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的七曲山,古建築、古柏、古道、九曲潼水互相輝映,既為祭祀聖地,又是風景名勝區。
第8行: 第8行: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
#《文昌帝君本傳》,《藏外道書》本。
 
#中國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年),第846頁「梓潼文昌宮」條。
 
#中國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年),第846頁「梓潼文昌宮」條。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三卷,( 上海:東方出版社,1996),第93─95頁「文昌帝君」條。
+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三卷, 上海:東方出版社,1996),第93─95頁「文昌帝君」條
 +
#張澤洪:〈道教文昌帝君與七曲山大廟〉,香港:《弘道》,2005年第4期
 
[[Category:四川宮觀]]
 
[[Category:四川宮觀]]
 
[[en:Wenchang Temple in Zitong (Zitong County, Sichuan)]]
 
[[en:Wenchang Temple in Zitong (Zitong County, Sichuan)]]

2015年12月23日 (三) 10:07的最新版本

梓潼文昌宫位于四川省梓潼县城北10公里的七曲山。原为当地百姓纪念晋代张亚子而立的“亚子祠”。据载,张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乡人为立庙,以作纪念。民间盛传张亚子显灵的神异故事,并尊其为梓潼神。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钦定为忠国、孝家、益民、正直之神,梓潼神遂与文昌神合而为一。文昌帝君乃道教司禄主文运的大神,全国各地多建有文昌宫、文昌阁或文昌祠;元明以后,随著科举制度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对于道教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渐普遍。

梓潼文昌宫又称七曲山大庙,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年)大规模扩建。后再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形成了一组结构宏伟、体系完整的古建筑群。整个大庙占地面积达1万2千多平方米,由23座不同时期的建筑群所组成。主要建筑有文昌殿、关帝庙、风洞楼、白特殿、瘟祖殿、时雨亭、家庆堂、天尊殿等。它们依山就势,主次分明,错落有致,鎏金铜瓦,重檐翼角,气势非凡。特别是正门之上的百尺楼,是名闻巴蜀的明代建筑,据说当年曾与湘楚名楼岳阳楼、黄鹤楼媲美。

梓潼文昌宫较完整地展现了从元代到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建筑史的珍贵实物资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七曲山,古建筑、古柏、古道、九曲潼水互相辉映,既为祭祀圣地,又是风景名胜区。

当地传统,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的初一至十五日,要举办两次梓潼庙会。

参考资料

  1. 《文昌帝君本传》,《藏外道书》本。
  2. 中国道教协会编:《道教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第846页“梓潼文昌宫”条。
  3.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三卷,(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第93─95页“文昌帝君”条。
  4. 张泽洪:〈道教文昌帝君与七曲山大庙〉,香港:《弘道》,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