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更改

添加12字节 、 2015年12月15日 (二) 14:03
无编辑摘要
{{道教文學}}
《空洞步虛章》是道教步虛詞中的代表作之一。該章首見於《 [[ 洞玄靈寶玉經山步虛經 ]] 》,是靈寶道士口口相傳的記錄。它大抵產生於南北朝以前,因為東晉時期的《 [[ 靈寶齋法齋戒威儀諸經要訣 ]] 》已經描述了如何旋繞七寶自然之台歌詠《[[涉無披空洞章]]》的過程。而《洞玄靈寶玉經山步虛經》也有類似的言辭,其中所歌詠的步虛章為《空洞歌章》,這首《空洞歌章》可能就是《涉無披空洞章》。不論情況如何,在南朝時期道門 [[ 高士]][[陸修靜]]所撰寫的《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裏已經使用了這首步虛之作,可見其由來已久。
《空洞步虛章》以步虛音調為誘導,配合「長齋」程序,說明潔淨自我、合於妙道的功用。作品在第十首中說:「長齋會玄都,鳴玉扣瓊鐘」。所謂「齋」是一種潔身通神的方法,而「長齋」即是表示這種方法相對持久。「玄都」是道門傳說中的一種神仙境界,潔身通神而會於「玄都」,這就達到了一種修持中的特殊心理境界。「鳴玉」是在步虛歌詠過程中敲擊玉器,從而使修持者達到意念集中、純化自我心念的目的,至於「扣瓊鐘」乃是指進入齋法意境之後所達到的身心機理效果。在唱詠《空洞步虛章》時,齋人必須稽首燒香、乘虛旋行、存心累功。這實際上是通過一定的動作符號,使紛繁、變化、奔馳的意念收攏,從而排除雜念,放松入靜。可見,《空洞步虛章》既有一般歌詠的特質,也具有養生學的價值。
4,21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