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記”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拾遺記 |編著=王嘉 |卷數=十卷 |正統道藏分類= |正統道藏字號= |涵芬樓本冊數= |新文豐本冊數= |三家本冊...')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
 
|中華道藏冊數=
 
}}
 
}}
'''拾遺記''',晉[[王嘉]]撰。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人,東晉十六國時樓觀道 著名道士。原書十九卷,梁蕭綺刪訂為十卷。 本有《古今逸史》、《漢魏叢書》本及今人齊治平校注 。是書前九卷記述歷代奇聞逸事及外國風俗物產,上自三皇五帝,下迄西晉、後趙。所述人物事件皆為神話傳說,且又「多涉禎祥之書,博採神仙之事」。卷十記述崑崙、蓬萊、方丈、瀛洲等仙山海島,渲染奇景異物,間記神仙人物。全書詞采豐茂,想像富麗,實為六朝道教志怪小說上乘之作,故《四庫全書總目》稱此書為後世「歷代詞人取材不竭」。
+
'''拾遺記''',晉[[王嘉]]撰。嘉字子年,隴西安陽 (今甘肅渭源) 人,東晉十六國時樓觀道著名道士。原書十九卷,梁蕭綺刪訂為十卷。 該書現存最早的刻本是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世德堂翻宋本。另有《稗海》本,文字與 德堂 出入較大。另 有《古今逸史》、《漢魏叢書》 傳世版 本及今人齊治平 有《拾遺記 校注 。是書前九卷記述歷代奇聞逸事及外國風俗物產,上自三皇五帝,下迄西晉、後趙。所述人物事件皆為神話傳說,且又「多涉禎祥之書,博採神仙之事」 ,漢魏以下也有許多傳聞為正史所不載。 。卷十記述崑崙、蓬萊、方丈、瀛洲等仙山海島,渲染奇景異物,間記神仙人物。全書詞采豐茂,想像富麗,實為六朝道教志怪小說上乘之作,故《四庫全書總目》稱此書為後世「歷代詞人取材不竭」。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18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18頁。
 
[[Category: 南北朝道教經典]][[Category: 道教地理]]
 
[[Category: 南北朝道教經典]][[Category: 道教地理]]
 
[[en: Shi Yi Ji]]
 
[[en: Shi Yi Ji]]

2015年11月5日 (四) 10:13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拾遺記
編  著:王嘉
卷  數:十卷
正統道藏: 字號
涵芬樓本第冊
新文豐本第冊
三家本第冊
道藏提要:編號
中華道藏:
第冊
 

拾遺記,晉王嘉撰。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今甘肅渭源)人,東晉十六國時樓觀道著名道士。原書十九卷,梁蕭綺刪訂為十卷。該書現存最早的刻本是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世德堂翻宋本。另有《稗海》本,文字與世德堂本出入較大。另有《古今逸史》、《漢魏叢書》傳世版本及今人齊治平有《拾遺記校注》。是書前九卷記述歷代奇聞逸事及外國風俗物產,上自三皇五帝,下迄西晉、後趙。所述人物事件皆為神話傳說,且又「多涉禎祥之書,博採神仙之事」,漢魏以下也有許多傳聞為正史所不載。。卷十記述崑崙、蓬萊、方丈、瀛洲等仙山海島,渲染奇景異物,間記神仙人物。全書詞采豐茂,想像富麗,實為六朝道教志怪小說上乘之作,故《四庫全書總目》稱此書為後世「歷代詞人取材不竭」。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