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頂玄天殿”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金頂玄天殿''',北武當山主殿,位於北武當山主峰香爐峰之極頂。北武當山在山西省太原市以西呂梁市方山縣境內,據...”)
 
 
第1行: 第1行:
 
'''金頂玄天殿''',北[[武當山]]主殿,位於北武當山主峰香爐峰之極頂。北武當山在山西省太原市以西呂梁市方山縣境內,據有關專家考證,北武當山原名當山,早在遠古時代,大禹為祭父鯀,將其封為水神,在當山創立玄天廟供奉,稱之為「玄武大帝」,從此當山易名武當山。因居於中國北方,又名北武當山。明代崇奉[[真武大帝]],該山被認為是真武大帝在北方的道場,故在山上大修宮觀。當時從下而上,分別建有萬神廟、靈官廟、魯班亭、黑虎廟、二王廟、火神廟、玄天坊、真武閣、金頂玄天殿等。後經過多次毀壞和修葺,現存建築為近年來重建。此山主峰頂海拔1885米高,南北長22.3米,東西寬22米,宛如金字塔。大殿坐落其上,門楣上懸掛著趙朴初書寫的「玄天」兩字如意雲匾,中間兩柱掛木刻楹聯,為啟功撰書:「有披髮仗劍神威見仙蹤佛跡,具降龍伏虎法力仰地軸天關。」柱背面是趙朴初題書木刻楹聯:「玉帝之德乾坤大,天皇之恩哺露深。」殿內正中供奉著真武玄天大帝銅鑄坐像,圍繞主像分立左右的是周公、水神、桃花女、火神塑像。環立東西的是即鄧天君、孟天君、荀天君、馬天君、溫天君等十大元帥塑像。
 
'''金頂玄天殿''',北[[武當山]]主殿,位於北武當山主峰香爐峰之極頂。北武當山在山西省太原市以西呂梁市方山縣境內,據有關專家考證,北武當山原名當山,早在遠古時代,大禹為祭父鯀,將其封為水神,在當山創立玄天廟供奉,稱之為「玄武大帝」,從此當山易名武當山。因居於中國北方,又名北武當山。明代崇奉[[真武大帝]],該山被認為是真武大帝在北方的道場,故在山上大修宮觀。當時從下而上,分別建有萬神廟、靈官廟、魯班亭、黑虎廟、二王廟、火神廟、玄天坊、真武閣、金頂玄天殿等。後經過多次毀壞和修葺,現存建築為近年來重建。此山主峰頂海拔1885米高,南北長22.3米,東西寬22米,宛如金字塔。大殿坐落其上,門楣上懸掛著趙朴初書寫的「玄天」兩字如意雲匾,中間兩柱掛木刻楹聯,為啟功撰書:「有披髮仗劍神威見仙蹤佛跡,具降龍伏虎法力仰地軸天關。」柱背面是趙朴初題書木刻楹聯:「玉帝之德乾坤大,天皇之恩哺露深。」殿內正中供奉著真武玄天大帝銅鑄坐像,圍繞主像分立左右的是周公、水神、桃花女、火神塑像。環立東西的是即鄧天君、孟天君、荀天君、馬天君、溫天君等十大元帥塑像。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魏興元、李福慶: 道教聖地北武當山 ,北京:《文史月刊》,2005年第11期。
+
#魏興元、李福慶: 道教聖地北武當山 ,北京:《文史月刊》,2005年第11期。

2015年11月1日 (日) 09:35的最新版本

金顶玄天殿,北武当山主殿,位于北武当山主峰香炉峰之极顶。北武当山在山西省太原市以西吕梁市方山县境内,据有关专家考证,北武当山原名当山,早在远古时代,大禹为祭父鲧,将其封为水神,在当山创立玄天庙供奉,称之为“玄武大帝”,从此当山易名武当山。因居于中国北方,又名北武当山。明代崇奉真武大帝,该山被认为是真武大帝在北方的道场,故在山上大修宫观。当时从下而上,分别建有万神庙、灵官庙、鲁班亭、黑虎庙、二王庙、火神庙、玄天坊、真武阁、金顶玄天殿等。后经过多次毁坏和修葺,现存建筑为近年来重建。此山主峰顶海拔1885米高,南北长22.3米,东西宽22米,宛如金字塔。大殿坐落其上,门楣上悬挂著赵朴初书写的“玄天”两字如意云匾,中间两柱挂木刻楹联,为启功撰书:“有披发仗剑神威见仙踪佛迹,具降龙伏虎法力仰地轴天关。”柱背面是赵朴初题书木刻楹联:“玉帝之德乾坤大,天皇之恩哺露深。”殿内正中供奉著真武玄天大帝铜铸坐像,围绕主像分立左右的是周公、水神、桃花女、火神塑像。环立东西的是即邓天君、孟天君、荀天君、马天君、温天君等十大元帅塑像。

参考文献

  1. 魏兴元、李福庆:〈道教圣地北武当山〉,北京:《文史月刊》,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