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更改

删除3字节 、 2015年3月4日 (三) 09:30
千手千眼觀音的形相在不同的經典及藝術創作中各有不同。由唐代法師菩提流志翻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曾提及繪畫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的準則,當中對此形相的細節有所介紹:
:若畫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像變者,當用白疊毛縱廣十肘或二十肘。是菩薩身作閻浮檀金色,面有三眼,臂有千手,於千手掌各有一眼。首戴寶冠,冠有化佛。其正大手有十八臂,先以二手當心合掌,一手把金剛杵,一手把三戟叉,一手把梵夾,一手執寶印,一手把錫杖,一手掌寶珠,一手把寶輪,一手把開敷蓮花,一手把罥索,一手把楊枝,一手把數珠,一手把澡罐,一手施出甘露,一手施出種種寶雨施之無畏,又以二手當臍右押左仰掌。其餘九百八十二手,皆於手中各執種種器仗等印,或單結手印皆各不同。如心經說,手腕一一各著環釧,身服著以天妙寶衣,咽垂瓔珞。其綵色中勿銷皮膠,水以相和,當用香乳香膠調和。又一本云此土無好白 疊毛者,但取一幅白疊毛亦得。圖畫其菩薩身,當長五尺而有兩臂。<ref>菩提流志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20,第1058號,頁101中02-頁101中17。</ref>
上述引文提及所畫之千手千眼觀音其面應有三眼,臂有千手,千手掌中各有一眼,頭戴寶冠,有正大手十八隻,手中各持不同法器。儘管現今流傳下來的千手千眼觀音畫作的細節各有不同,但這個形象已經成為典型的觀音形相。
<br style="clear:both;">
4,21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