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更改

添加4字节 、 2013年11月4日 (一) 16:29
无编辑摘要
'''步虛'''是指[[道士]]在儀式中邊繞壇邊吟誦的動作,而'''步虛詞'''、'''步虛聲'''、'''步虛韻'''等就是指這個動作吟誦的文詞和腔調。南朝[[陸修靜]]在《[[洞玄靈寶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說:「聖眾及自然妙行真人。皆一日三時,旋繞上宮,稽首行禮,飛虛浮空,散花燒香,手把十絕,嘯詠洞章,贊九天之靈奧,尊玄文之妙重也。今道士齋時,所以巡繞高座,吟誦步虛章,正是上法玄根,眾聖真人朝宴玉京時也。」根據這個解釋,步虛是模仿自天上聖眾的禮儀。陸修靜編撰的《[[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中「稽首禮太上」等十首步虛詞,是現時所見最早使用的步虛詞。後來,步虛詞成為一類常見的詩體。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八引《樂府解題》即稱:「步虛詞,道家曲也,備言眾仙縹渺輕舉之美。」南北朝時期的庾信,隋代楊廣,唐代顧況、 [[ 吳筠 ]] 、劉禹錫、韋渠牟、僧皎然、高駢、陳陶,北宋、徽宗,金代元好問等人都有步虛詞傳世。今日儀式常用的步虛詞多為五言四句或五言八句,早見於北宋年間編定的《[[金籙齋三洞讚詠儀]]》、《[[玉音法事]]》。
==常見的步虛辭==
===大梵三天主===
4,21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