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天師世家”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4行: 第14行:
 
'''漢天師世家''',明洪武年間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撰,永樂年間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刪定,萬曆三十五年(1607)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續補。全書四卷,收入《[[萬曆續道藏]]》。此書為張天師家譜。書中收集史書、道書、外書及傳說資料,編成一部歷代正一道天師之家族世系史。上起張氏始祖西漢留侯張良、東漢祖天師[[張陵]],下至明代第四十九代天師[[張永緒]],皆逐一記述其生平履歷、奉道事跡及有關著述。並且記述歷代皇室之封號及有關冊封之制誥、贊文等。其中第四十二代至第四十九代當經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增補校訂。這一傳法世系從[[張魯]]以後至隋唐一段史載不詳,五代以後特別是第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後,統治者封賜增多,史有明載。本書前後有宋濂、蘇伯衡、周天球、喻文偉等名儒官僚之序文。宋濂並且增補張良以上張氏家族世系。
 
'''漢天師世家''',明洪武年間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撰,永樂年間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刪定,萬曆三十五年(1607)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續補。全書四卷,收入《[[萬曆續道藏]]》。此書為張天師家譜。書中收集史書、道書、外書及傳說資料,編成一部歷代正一道天師之家族世系史。上起張氏始祖西漢留侯張良、東漢祖天師[[張陵]],下至明代第四十九代天師[[張永緒]],皆逐一記述其生平履歷、奉道事跡及有關著述。並且記述歷代皇室之封號及有關冊封之制誥、贊文等。其中第四十二代至第四十九代當經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增補校訂。這一傳法世系從[[張魯]]以後至隋唐一段史載不詳,五代以後特別是第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後,統治者封賜增多,史有明載。本書前後有宋濂、蘇伯衡、周天球、喻文偉等名儒官僚之序文。宋濂並且增補張良以上張氏家族世系。
  
 繼《漢天師世家》之後,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又於民國年間撰《[[補天師世家]]》,增補了五十代天師張國祥至六十一代天師張仁晸( 音政) 之事跡。
+
 繼《漢天師世家》之後,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又於民國年間撰《[[補天師世家]]》,增補了五十代天師張國祥至六十一代天師[[ 張仁晸]]( 音政 之事跡。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第302頁。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第302頁。

2013年10月3日 (四) 16:09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汉天师世家
编  著:张正常撰 张宇初删定 张国祥续补
卷  数:四卷
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 字号
涵芬楼本第1065册
新文丰本第57册
三家本第34册
道藏提要:编号1450
中华道藏:道史仙传神仙高道传
第46册
 

汉天师世家,明洪武年间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撰,永乐年间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删定,万历三十五年(1607)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补。全书四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为张天师家谱。书中收集史书、道书、外书及传说资料,编成一部历代正一道天师之家族世系史。上起张氏始祖西汉留侯张良、东汉祖天师张陵,下至明代第四十九代天师张永绪,皆逐一记述其生平履历、奉道事迹及有关著述。并且记述历代皇室之封号及有关册封之制诰、赞文等。其中第四十二代至第四十九代当经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增补校订。这一传法世系从张鲁以后至隋唐一段史载不详,五代以后特别是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后,统治者封赐增多,史有明载。本书前后有宋濂、苏伯衡、周天球、喻文伟等名儒官僚之序文。宋濂并且增补张良以上张氏家族世系。

继《汉天师世家》之后,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又于民国年间撰《补天师世家》,增补了五十代天师张国祥至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音政)之事迹。

参考资料

  • 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302页。
  •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二卷﹝上海: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203-204页。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432页。
  • 朱越利:《道教要籍概论》﹝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第226─2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