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史”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48
 
|中華道藏冊數=48
 
}}
 
}}
'''《岱史》''',明朝查志隆編撰。書成於萬曆年間。十八卷,收入《[[萬曆續道藏]]》。此書為岱嶽(即[[泰山])史志。據卷首序文稱:山東長蘆巡鹽御史譚耀有感於前人所撰岱嶽史志簡略侵廢,乃命屬下轉運史查志隆重新編輯續補而成此書。全書分十四篇,〈圖考〉、〈星野考〉、〈形勝考〉三篇,詳考泰山域圖、天象及山川形勢。〈山水表〉、〈疆域表〉二篇,列舉泰山之山水疆域。〈狩典紀〉、〈望典 〉、〈遺跡紀〉、〈靈宇紀〉四篇,記述歷代帝王巡狩泰山,舉行祭祀典禮之歷史和遺跡。〈宮室志〉、〈物產志〉、〈香稅志〉、〈災祥志〉、〈登覽志〉五篇,分別記載泰山宮觀寺廟,土產風物,香火稅收,災異祥瑞,並輯錄歷代登臨泰山之文人官吏所作詩詞歌詠,序文遊記等。全書編輯條理清晰,考釋詳實,每篇之前冠以小序,概述條例宗旨。
+
'''《岱史》''',明朝查志隆編撰。書成於萬曆年間。十八卷,收入《[[萬曆續道藏]]》。此書為岱嶽(即[[泰山])史志。據卷首序文稱:山東長蘆巡鹽御史譚耀有感於前人所撰岱嶽史志簡略侵廢,乃命屬下轉運史查志隆重新編輯續補而成此書。全書分十四篇,〈圖考〉、〈星野考〉、〈形勝考〉三篇,詳考泰山域圖、天象及山川形勢。〈山水表〉、〈疆域表〉二篇,列舉泰山之山水疆域。〈狩典紀〉、〈望典 〉、〈遺跡紀〉、〈靈宇紀〉四篇,記述歷代帝王巡狩泰山,舉行祭祀典禮之歷史和遺跡。〈宮室志〉、〈物產志〉、〈香稅志〉、〈災祥志〉、〈登覽志〉五篇,分別記載泰山宮觀寺廟,土產風物,香火稅收,災異祥瑞,並輯錄歷代登臨泰山之文人官吏所作詩詞歌詠,序文遊記等。全書編輯條理清晰,考釋詳實,每篇之前冠以小序,概述條例宗旨。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28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28頁。
 
[[Category: 萬曆續道藏]][[Category: 明代道教經典]][[Category: 道教地理]] 
 
[[Category: 萬曆續道藏]][[Category: 明代道教經典]][[Category: 道教地理]] 
 
[[en: History of Dai]]
 
[[en: History of Dai]]

2013年10月3日 (四) 14:29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岱史
编  著:查志隆
卷  数:十八卷
正统道藏: 字号
涵芬楼本第1092-1096册
新文丰本第59册
三家本第35册
道藏提要:编号1459
中华道藏:道史仙传仙境名山志
第48册
 

《岱史》,明朝查志隆编撰。书成于万历年间。十八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为岱岳(即[[泰山])史志。据卷首序文称:山东长芦巡盐御史谭耀有感于前人所撰岱岳史志简略侵废,乃命属下转运史查志隆重新编辑续补而成此书。全书分十四篇,〈图考〉、〈星野考〉、〈形胜考〉三篇,详考泰山域图、天象及山川形势。〈山水表〉、〈疆域表〉二篇,列举泰山之山水疆域。〈狩典纪〉、〈望典纪〉、〈遗迹纪〉、〈灵宇纪〉四篇,记述历代帝王巡狩泰山,举行祭祀典礼之历史和遗迹。〈宫室志〉、〈物产志〉、〈香税志〉、〈灾祥志〉、〈登览志〉五篇,分别记载泰山宫观寺庙,土产风物,香火税收,灾异祥瑞,并辑录历代登临泰山之文人官吏所作诗词歌咏,序文游记等。全书编辑条理清晰,考释详实,每篇之前冠以小序,概述条例宗旨。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4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