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1,811字节 、 2013年8月27日 (二) 09:58
无编辑摘要
[[Category:道教經典]]
[[en:The Perfect Book of Emptiness]]
 
 
{{dzindex
|書名=沖虛至德真經
|編著=
|卷數=三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神部本文類
|正統道藏字號=慕
|涵芬樓本冊數=348
|新文豐本冊數=19
|三家本冊數=11
|道藏提要編號=663
|中華道藏分類=四輔真經四子真經‧黃帝陰符經
|中華道藏冊數=15
}}
'''沖虛至德真經''',原名《列子》,相傳為戰國人列御寇所作。《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篇,早已亡佚。現存《列子》,似為魏晉玄學家之作,東晉[[張湛始]]為之整理並作注。唐玄宗天寶元年(742)詔封列子為沖虛真人,尊其書為《沖虛真經》。至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至1007年),列子獲加封為「沖虛至德真人」,《沖虛真經》故又名《沖虛至德真經》。《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篇,今佚。現存八篇為〈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等,內容多為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以此闡發其思想。就其全書的思想看,屬道家,許多地方近似於《[[莊子]]》,為道教的神仙長生思想提供了素材。現存主要注本有唐代殷敬順撰及宋代[[陳景元]]補遺的《[[列子沖虛至德真經釋文]]》、宋徽宗[[趙佶]]撰《[[沖虛至德真經義解]]》、宋代[[江遹]]《[[沖虛至德真經解]]》、宋代[[林希逸]]《[[沖虛至德真經鬳齋口義]]》、金代[[高守元]]纂集的《[[沖虛至德真經四解]]》等,均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21頁。
[[Category: 洞神部本文類]]
[[en: True Scripture of the Void and Supreme Virtue]]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