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更改

添加68字节 、 2010年11月20日 (六) 17:57
无编辑摘要
''' 錄生 杜龍祖 造像碑''' 形制獨特 ,無 ,從風格 看約成 估計應造 於北 朝末 魏延昌 隋初 孝昌年間(512年-527年) ,現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造像內容==此碑 螭首,尺寸為197 乘71乘27釐米 x 71 x 27公分 。四面造像, 均為道教。 造像 主要集中在碑正面,分上下五層,共十一龕。碑額中央一龕略大於下面各龕,坐像雙手插於袖中,頭戴道冠,長鬚,束腰帶,衣裾垂覆於座下。左右各一立侍,服飾相同,雙手合於袖中,站於蓮花圓臺  碑面中部三層,每層三龕,各龕造像均為三尊,但主尊的造型有細微的差別,中層中間一龕的坐像有三足憑几,右手執麈尾,與其他龕中坐像略異。最下層僅中間一龕,其右側有線刻龕額,似為未開之龕。每龕下面各有一組供養人姓名,可見有八組供養人姓名。碑陰及左右側面各有一小龕,內有三尊造像同前。文字不存。 由碑陽供養人姓名及排列方式可知,此乃杜氏家族(可能是九家)共造,每龕下列一家人姓名,後又在最下層一龕旁加上同邑其他雜姓眾人的姓名,其中第二組有「錄生杜龍祖」名,位於正中位置,有可能是主要者,故今以其名稱此碑。正面布局共有十一龕,除去上面中央略大的一龕,餘為十龕,或有仿十方佛之意,即十方天尊
碑面中部三層,每層三龕,各龕造像均為三尊,但主尊的造型有細微的差別,中層中間一龕的坐像有三足憑几,右手執[[麈尾]],與其他龕中坐像略異。最下層僅中間一龕,其右側有線刻龕額,似為未開之龕。每龕下面各有一組供養人姓名,可見有八組供養人姓名。碑陰及左右側面各有一小龕,內有三尊造像同前。文字不存。
==造像特點==
由碑陽供養人姓名及排列方式可知,此乃杜氏家族(可能是九家)共造,每龕下列一家人姓名,後又在最下層一龕旁加上同邑其他雜姓眾人的姓名,其中第二組有「籙生杜龍祖」名,位於正中位置,有可能是主要者,故今以其名稱此碑。正面布局共有十一龕,除去上面中央略大的一龕,餘為十龕,或有仿十方佛之意,即十方天尊。
==參考資料:==
*李淞:〈關中及北方的隋代道教造像:中國道教雕塑述略之二〉,《雕塑》2009年第3期。
 [[Category: 北魏 道教雕塑]][[Category:造像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