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删除3字节 、 2009年10月11日 (日) 16:38
无编辑摘要
雨師就是雨神,亦稱萍翳、玄冥等。中國古代的雨神起源甚早。《周禮》的《大宗伯》篇稱,「以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鄭玄注:「雨師,畢也」,意思是「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是雨師畢也」。東漢蔡邕《獨斷》則稱,「雨師神,畢星也。其象在天,能興雨」。畢星是[[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之一。此當是以星宿為雨神也。另外,亦有以人物為雨神者。屈原《天問》云「蓱號起雨」。漢代王逸注稱:「蓱,萍翳,雨師名也」。《風俗通義》稱「春秋左氏傳說,共工之子,為玄冥師」,「鄭大夫子產禳於玄冥」。玄冥,雨師也。晉《[[搜神記]]》稱,「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更以神鳥為雨師,稱「雨師者,商羊是也。商羊,神鳥,一足,能大能小,吸則溟渤可枯,雨師之神也」。唐宋以後,從佛教中脫胎出來的[[龍王]]崇拜逐漸取代了雨師的位置。
==職能==
雨師之名,以「師」名神。據《風俗通義》的《祀典》稱,「師者,眾也。土中之眾者莫若水。雷震萬里,風亦如之。至於太山,不崇朝而遍雨天下,異於雷風,其德散大,故雨獨稱師也」。正是由於風雨滋潤,「養成萬物,有功於人,王者祀以報功也」。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