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8字节 、 2015年12月26日 (六) 16:13
无编辑摘要
有關媽祖的記載,大約起於宋。根據吳自牧《夢粱錄》記述,南宋時都城杭州有順濟聖妃廟,據其廟記,說神姓林,是福建莆田人氏,生前便有種種神異,化去後鄉民在莆田聖堆為她立祠。據另外一說媽祖原是都巡檢林願之女,名默娘,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歿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享年二十八歲。林默娘初生時,紅光滿室,異氣氤氳。由於生而彌月,不聞哭聲,故名之曰默娘。林默娘八歲就塾讀書,喜燒香禮佛。十三歲得道典秘法。十六歲觀井得符,能布席渡海救人。昇化以後,有禱輒應。自宣和以後,兩宋間先後敕封達九次。從宋歷元,至於明,海運對於國計民生的影響越來越大,所以歷代朝廷都對她很重視。宋代稱聖妃,元代至元十八年冊為「護國天妃」。清代康熙年間,因為要統一海峽兩岸,用兵於東海,有賴於她的護航,所以加封「天后聖母」,以後仍然歷加封號,截止同治十一年,封號多至七十個字,可見她受重視的程度。
==救度生民==
媽祖之主要神跡是救濟海上遇難之生民。據傳,媽祖有隨從,千里眼、順風耳,能解救於千里之外。媽祖常穿朱衣,乘雲遊於島嶼之間。如果海風驟起,船舶遇難,只要口誦媽祖聖號,媽祖就會到場營救。明代鄭和下西洋,在船中奉祀天妃,凡遇到險阻,一稱神號,立即感應如響,即有神燈照於桅杆上,她的靈光一臨,馬上化險為夷。<ref>參看明.鄭和《 [[ 通番記 ]] 》</ref>《 [[ 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 ]] 》稱,媽祖所救就是「翻覆舟船,損人性命,橫被傷殺,無由解脫」。後來,媽祖之職能略有擴大。同經還稱「若有行商坐賈,買賣積財,或農工技藝,種作經營,或行兵布陣,或產難」,「或疾病」,「但能起恭敬心,稱吾名者,我即應時孚感,令得所願遂心,所謀如意」。因此,民間亦有以媽祖為送子娘娘的。
==與民間信仰==
4,21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