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真武普慈度世法懺”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北極真武普慈度世法懺 |編著= |卷數=十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神部威儀類 |正統道藏字號=則 |涵芬樓本冊數=567 |新文豐本冊...')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44
 
|中華道藏冊數=44
 
}}
 
}}
'''北極真武普慈度世法懺''',撰人不詳。書中有宋寧宗加封[[真武]]之尊號,當出於南宋後期或元代。原書十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威儀類。本書為禮懺真武法文,係敷衍《[[ 真武本傳神咒妙經]] 》與《[[ 修真十戒]] 》而成。書中乃無上赤文帝君金闕化身天尊告訴妙行真人曰:玄元聖祖憫念世間凡愚積惡造罪,無由冀仙,因此演說修真十戒。世人若能備列香花,虔心禮懺,誓依吾教,改往修來,即可名標丹籍,獲福超升。妙行真人遂將此禮懺之法「散佈人間流傳」。正文十卷,每卷依次列舉一條修真戒律,並勸人志心朝禮[[三清]]及諸天尊,皈依北極佑聖院請神。又勸人依照有關戒律檢討前世今生所犯罪業,乞求神仙赦罪賜福。各卷除戒律不同外,禮懺方法大致相同。
+
'''北極真武普慈度世法懺''',撰人不詳。書中有宋寧宗加封[[真武]]之尊號,當出於南宋後期或元代。原書十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威儀類。本書為禮懺真武法文,係敷衍《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與《修真十戒》而成。書中乃無上赤文帝君金闕化身天尊告訴妙行真人曰:玄元聖祖憫念世間凡愚積惡造罪,無由冀仙,因此演說修真十戒。世人若能備列香花,虔心禮懺,誓依吾教,改往修來,即可名標丹籍,獲福超升。妙行真人遂將此禮懺之法「散佈人間流傳」。正文十卷,每卷依次列舉一條修真戒律,並勸人志心朝禮[[三清]]及諸天尊,皈依北極佑聖院請神。又勸人依照有關戒律檢討前世今生所犯罪業,乞求神仙赦罪賜福。各卷除戒律不同外,禮懺方法大致相同。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13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13頁。
 
[[Category: 洞神部威儀類]]
 
[[Category: 洞神部威儀類]]
 
[[en: Litany of Salvation by the True Warrior of the North Pole of Universal Compassion]]
 
[[en: Litany of Salvation by the True Warrior of the North Pole of Universal Compassion]]

2013年9月19日 (四) 09:52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北極真武普慈度世法懺
編  著:
卷  數:十卷
正統道藏:洞神部威儀類 則字號
涵芬樓本第567冊
新文豐本第30冊
三家本第18冊
道藏提要:編號809
中華道藏:道法眾術道法諸經
第44冊
 

北極真武普慈度世法懺,撰人不詳。書中有宋寧宗加封真武之尊號,當出於南宋後期或元代。原書十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威儀類。本書為禮懺真武法文,係敷衍《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與《修真十戒》而成。書中乃無上赤文帝君金闕化身天尊告訴妙行真人曰:玄元聖祖憫念世間凡愚積惡造罪,無由冀仙,因此演說修真十戒。世人若能備列香花,虔心禮懺,誓依吾教,改往修來,即可名標丹籍,獲福超升。妙行真人遂將此禮懺之法「散佈人間流傳」。正文十卷,每卷依次列舉一條修真戒律,並勸人志心朝禮三清及諸天尊,皈依北極佑聖院請神。又勸人依照有關戒律檢討前世今生所犯罪業,乞求神仙赦罪賜福。各卷除戒律不同外,禮懺方法大致相同。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