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神八帝元變經”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4
 
|中華道藏冊數=4
 
}}
 
}}
'''洞神八帝元變經''', 撰人不詳。約出於南北朝《[[大有籙圖 目]]》著錄「 《八帝玄變經》 三卷」 即此書 《[[正統道藏]]》 本合 為一卷,收入正一部。經文前有作者自序稱 魏永平元年(508),有仙人傳授劉助召役八帝之術,後由沙門惠宗撰文傳世, 但其內容簡略 。作者研磨斯文,尋訪先達,得此術要訣,遂演為此書。全書分十五篇,言召役八大鬼神以預知吉凶之術。經文稱八大鬼神皆為南斗史佐,列宿群神,各 於值 遍遊 人間,營護學道之人遠禍得福。書中有 提綱紀目 篇, 述修行此術之要旨; 神圖行能 篇,列舉 大鬼神之圖像、名字、職司及冠服等。其餘十三篇分別敘述召役八大鬼神之法術、禁忌及其效驗。
+
'''洞神八帝元變經''', 道教 名,又作 洞神 八帝玄變經》, 撰人不詳,蓋為六朝時作品,系洞神部古經之一 《[[正統道藏]]》 為一卷,收入正一部。經文前有作者自序稱 魏永平元年(508 ),有仙人傳授劉助召役八帝之術,後由沙門惠宗撰文傳世, 神圖藥物不過三紙,悉改換藥名,令人不識,又與本草殊為乖背 。作者研磨斯文,尋訪先達,得此術要訣,遂演為此書 。書取《易》「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之意為名 。全書分十五篇,言召役八大鬼神以預知吉凶之術 ,篇目依次為:提綱紀目、神圖行能、論時節要、禹步致靈、服符見鬼、餌藥通神、神室虛所、術人服膳、齋中供潔、布坐奠肴、征驗見形、淺取輕用、持神馭伏、誡身保命、先達己驗 。經文稱 八大鬼神皆為南斗史佐,列宿群神,各 于有為直 ,來下 人間 ,遍游於世 ,營護學道之人遠禍得福。書中有 提綱紀目 篇, 述修行此術之要旨; 神圖行能 篇,列舉 大鬼神之圖像、名字、職司及冠服等。其餘十三篇分別敘述召役八大鬼神之法術、禁忌及其效驗 。所列十五篇目全書大抵闡述道教早其道術降真致靈之事,兼及具體方法,如存思、禹步、服符、餌藥、服食、齋戒等
==參考 資料==
+
==參考 文獻==
* 胡孚琛主編:《[[ 中華道教大辭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第279頁
+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
 
 
[[Category: 洞神部本文類]][[Category:南北朝道教經典]]
 
[[Category: 洞神部本文類]][[Category:南北朝道教經典]]
 
[[en: dong shen ba di yuan bian jing]]
 
[[en: dong shen ba di yuan bian jing]]

2015年11月11日 (三) 13:46的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洞神八帝元變經
編  著:
卷  數:一卷
正統道藏:正一部 滿字號
涵芬樓本第875冊
新文豐本第47冊
三家本第28冊
道藏提要:編號1192
中華道藏:三洞真經洞玄靈寶經‧洞神三皇經
第4冊
 

洞神八帝元變經,道教經名,又作《洞神八帝玄變經》,撰人不詳,蓋為六朝時作品,系洞神部古經之一。明《正統道藏》錄為一卷,收入正一部。經文前有作者自序稱:魏永平元年(508年),有仙人傳授劉助召役八帝之術,後由沙門惠宗撰文傳世,神圖藥物不過三紙,悉改換藥名,令人不識,又與本草殊為乖背。作者研磨斯文,尋訪先達,得此術要訣,遂演為此書。書取《易》「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之意為名。全書分十五篇,言召役八大鬼神以預知吉凶之術,篇目依次為:提綱紀目、神圖行能、論時節要、禹步致靈、服符見鬼、餌藥通神、神室虛所、術人服膳、齋中供潔、布坐奠肴、征驗見形、淺取輕用、持神馭伏、誡身保命、先達己驗。經文稱:八大鬼神皆為南斗史佐,列宿群神,各于有為直日,來下人間,遍游於世,營護學道之人遠禍得福。書中有〈提綱紀目〉篇,槪述修行此術之要旨;〈神圖行能〉篇,列舉各大鬼神之圖像、名字、職司及冠服等。其餘十三篇分別敘述召役八大鬼神之法術、禁忌及其效驗。所列十五篇目全書大抵闡述道教早其道術降真致靈之事,兼及具體方法,如存思、禹步、服符、餌藥、服食、齋戒等。

參考文獻

  1.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2.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