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註(蘇轍)”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道德真經註(蘇轍) |編著=蘇轍 |卷數=四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神部玉訣類 |正統道藏字號=得 |涵芬樓本冊數=374 |新文豐本冊...')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10
 
|中華道藏冊數=10
 
}}
 
}}
'''道德真經註''',又名《老子新解》、《道德經義》或《道德經解》。北宋人[[ 蘇轍]] 撰。原為二卷,《[[正統道藏]]》本作四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此書主三教同源之說。蘇軾為作題跋曰:「使漢初有此書,則孔子老子為一;使晉宋間有此書,則佛老不為二。」三教同源處,則在「致中極和」。故注文引儒典《中庸》及佛教之佛性說以釋《[[老子]]》。
+
'''道德真經註''',又名《老子新解》、《道德經義》或《道德經解》。北宋人蘇轍撰。原為二卷,《[[正統道藏]]》本作四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此書主三教同源之說。蘇軾為作題跋曰:「使漢初有此書,則孔子老子為一;使晉宋間有此書,則佛老不為二。」三教同源處,則在「致中極和」。故注文引儒典《中庸》及佛教之佛性說以釋《[[老子]]》。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17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17頁。
 
[[Category: 洞神部玉訣類]][[Category: 北宋道教經典]]
 
[[Category: 洞神部玉訣類]][[Category: 北宋道教經典]]
 
[[en: Commentaries on the True Scripture of the Way and its Power]]
 
[[en: Commentaries on the True Scripture of the Way and its Power]]

2013年8月26日 (一) 16:23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道德真经注(苏辙)
编  著:苏辙
卷  数:四卷
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得字号
涵芬楼本第374册
新文丰本第20册
三家本第12册
道藏提要:编号686
中华道藏:四辅真经道德真经
第10册
 

道德真经注,又名《老子新解》、《道德经义》或《道德经解》。北宋人苏辙撰。原为二卷,《正统道藏》本作四卷,收于《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此书主三教同源之说。苏轼为作题跋曰:“使汉初有此书,则孔子老子为一;使晋宋间有此书,则佛老不为二。”三教同源处,则在“致中极和”。故注文引儒典《中庸》及佛教之佛性说以释《老子》。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