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疑指迷論”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新页面: 《析疑指迷論》,元代牛道淳撰,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眾術類。卷首有元貞二年(1296年)作者自序、大德二年(1298)劉道真跋...)
 
第6行: 第6行:
  
 
[[Category:道教經典]]
 
[[Category:道教經典]]
 +
[[en:On Dispelling Doubts and Guiding the Errant]]

2009年7月4日 (六) 10:38的版本

《析疑指迷论》,元代牛道淳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卷首有元贞二年(1296年)作者自序、大德二年(1298)刘道真跋及大德三年(1299年)王道亨序。全书分为〈析疑〉、〈指迷〉两篇,采问答体。前篇回答甚么是“全真”、“心性”、“性命”、“体用”、“命基”、“五行”、“道物”、“止念”、“万法圆通”、“安心之法”、“造化机”、“学则有序”、“道本无修”、“金丹”等问题,后篇讲道本无问、道不可传、得意忘言、顿悟渐悟、明心悟性、养命之理、炼丹之要、炼丹之法等问题。《析疑指迷论》演全真妙理,至道精微,性命之义,修行次序,以析疑指迷,为元代全真道内丹的著作,可资研究元代道教思想之用。

参考资料

  1. 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890至891页。
  2.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