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大洞真經”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新页面: 《上清大洞真經》又名《三十九章經》,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是道教上清派的代表經典,其作者不詳,或說為東晉楊羲...)
 
第10行: 第10行:
  
 
[[Category:道教經典]]
 
[[Category:道教經典]]
 +
[[en:The Perfect Book of the Great Grotto of the Highest Clarity]]

2009年7月3日 (五) 16:56的版本

《上清大洞真经》又名《三十九章经》,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是道教上清派的代表经典,其作者不详,或说为东晋杨羲假托神灵所造。上清派称《上清大洞真经》为道教三奇的第一奇,说若得此经,不须金丹之道,读之万遍,便可成仙,因此历代传授不绝。自来有不同的传本,一般以《上清大洞真经》六卷本和陈景元《上清大洞真经玉诀义》为真传本。第一卷为〈诵经玉诀〉,述修炼者诵咏《大洞真经》三十九章之前的存思礼仪,著重存思五方之气、日月及二十四星。第二至第六卷为〈三十九章经〉,每章存思一神降临修炼者身中某一部位,默念祝咒,存呼神名,祈请其护卫。这是典型的道教上清派炼养方法,是《黄庭经》的延伸,对我们研究上清经系、上清派历史及道教炼养学说都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资料

  1. 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682页。
  2.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1至142页。
  3.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一卷,第336至351页。
  4.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二卷,第68至69页。
  5.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34页。
  6. 李养正:《道教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48至3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