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氣東來”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道教文學}}
 
{{道教文學}}
  
 「紫氣東來」,道教掌故之一。典出《關令尹內傳》。後來,道教的許多傳記書也都有類似的記述。據說,道家創始人[[老子]](道教尊稱為[[太上老君]]),面對衰微的世道,準備離開周朝去隱居。《猶龍傳》說:老子想前往西邊的流沙國,以便教化異邦民族。於是,有一道紫氣從東向西移動,一直到達函谷關。周昭王的大夫尹喜善於觀察天上列星運行的預兆,知道有聖人將要度過函谷關,便辭去朝官職務,到函谷關去當關令。他舉行了齋戒儀式,在道路兩旁燒香,沿途打掃得乾乾淨淨,專門等候聖人的到來。不久,老子騎著青牛緩緩步入函谷關。關令尹喜拜老子為師,請求老子寫下了流傳千古的《道德經》。
+
 「紫氣東來」,道教掌故之一。典出《[[ 關令尹內傳]] 》。後來,道教的許多傳記書也都有類似的記述。據說,道家創始人[[老子]](道教尊稱為[[太上老君]]),面對衰微的世道,準備離開周朝去隱居。《[[ 猶龍傳]] 》說:老子想前往西邊的流沙國,以便教化異邦民族。於是,有一道紫氣從東向西移動,一直到達函谷關。周昭王的大夫[[ 尹喜]] 善於觀察天上列星運行的預兆,知道有聖人將要度過函谷關,便辭去朝官職務,到函谷關去當關令。他舉行了齋戒儀式,在道路兩旁燒香,沿途打掃得乾乾淨淨,專門等候聖人的到來。不久,老子騎著青牛緩緩步入函谷關。關令尹喜拜老子為師,請求老子寫下了流傳千古的《[[ 道德經]] 》。
  
 
 在中國民間,紫氣東來成為吉祥的象徵,許多文學作品以之為題進行情節演繹。如《封神演義》第七十七回《老子一氣化三清》即是例證。該作品根據諸多道教文獻,對紫氣東來故事進行藝術性發揮,讀來頗具情趣。以往每逢過年,人們總愛貼上「紫氣東來」的春聯,這說明老子過函谷關的事是傳頌久遠的。
 
 在中國民間,紫氣東來成為吉祥的象徵,許多文學作品以之為題進行情節演繹。如《封神演義》第七十七回《老子一氣化三清》即是例證。該作品根據諸多道教文獻,對紫氣東來故事進行藝術性發揮,讀來頗具情趣。以往每逢過年,人們總愛貼上「紫氣東來」的春聯,這說明老子過函谷關的事是傳頌久遠的。

2009年7月2日 (四) 14:07的最新版本


道教文学
道教诗词
道诗 道词
道教散文
道教小说
道教戏曲
其他
楹联 掌故 童谣

“紫气东来”,道教掌故之一。典出《关令尹内传》。后来,道教的许多传记书也都有类似的记述。据说,道家创始人老子(道教尊称为太上老君),面对衰微的世道,准备离开周朝去隐居。《犹龙传》说:老子想前往西边的流沙国,以便教化异邦民族。于是,有一道紫气从东向西移动,一直到达函谷关。周昭王的大夫尹喜善于观察天上列星运行的预兆,知道有圣人将要度过函谷关,便辞去朝官职务,到函谷关去当关令。他举行了斋戒仪式,在道路两旁烧香,沿途打扫得干干净净,专门等候圣人的到来。不久,老子骑著青牛缓缓步入函谷关。关令尹喜拜老子为师,请求老子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道德经》。

在中国民间,紫气东来成为吉祥的象征,许多文学作品以之为题进行情节演绎。如《封神演义》第七十七回《老子一气化三清》即是例证。该作品根据诸多道教文献,对紫气东来故事进行艺术性发挥,读来颇具情趣。以往每逢过年,人们总爱贴上“紫气东来”的春联,这说明老子过函谷关的事是传颂久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