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御”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
{{template:道教神仙}}
 
==由來==
 
==由來==
 
 四御指的是道教三清尊神下的主宰天地萬物的四位尊神,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玉皇大帝是萬神之主。中天紫微[[北極大帝]],是紫微垣中的大帝座星君,居於中天,萬星之宗主。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是北極帝座之左四座星組成的勾陳,位同北極,為天轉之樞紐。后土皇地祇,是天地中央之像,唐代以前作男像,唐武則天時出現女像。宋真宗潘皇后在嵩山建殿,供奉后土玄天大聖后像,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上地祇徽號:「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其後,后土皆作女像。宋代以後,由於玉皇大帝在道教神系中的地位和職能有所加強,因此,道書中多有將玉皇大帝排列在「四御」之外的說法,將「四御」解釋為北南西東四極之天帝,即: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太極天皇大帝和東極青華大帝。當今中國道教已經恢復了宋代以前的對「四御」的說法。
 
 四御指的是道教三清尊神下的主宰天地萬物的四位尊神,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玉皇大帝是萬神之主。中天紫微[[北極大帝]],是紫微垣中的大帝座星君,居於中天,萬星之宗主。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是北極帝座之左四座星組成的勾陳,位同北極,為天轉之樞紐。后土皇地祇,是天地中央之像,唐代以前作男像,唐武則天時出現女像。宋真宗潘皇后在嵩山建殿,供奉后土玄天大聖后像,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上地祇徽號:「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其後,后土皆作女像。宋代以後,由於玉皇大帝在道教神系中的地位和職能有所加強,因此,道書中多有將玉皇大帝排列在「四御」之外的說法,將「四御」解釋為北南西東四極之天帝,即: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太極天皇大帝和東極青華大帝。當今中國道教已經恢復了宋代以前的對「四御」的說法。

2009年5月3日 (日) 14:49的版本


道教神仙
神仙学说
神仙的特点 成仙的基础
修仙的途径 神仙的等级
先天尊神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道德天尊 玉皇大帝
太乙救苦天尊 三官大帝
四御 土皇
西王母 雷祖
星君
真武大帝 文昌帝君
五星七曜星君
四灵二十八宿
斗姆 六十甲子神
山川河海及雷部诸神
东岳大帝 碧霞元君
雷部五元帅 雷公电母
龙王 雨师 风伯
土地神及地方保护神
城隍 门神
土地 灶神
财神和福禄寿星
财神
福禄寿星
冥司神灵
酆都大帝 十殿阎王
得道仙真
观音 八仙 妈祖
关帝 吕祖 王灵官
临水夫人 三茅真君
保生大帝 开漳圣王 三山国王

由来

四御指的是道教三清尊神下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尊神,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玉皇大帝是万神之主。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是紫微垣中的大帝座星君,居于中天,万星之宗主。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是北极帝座之左四座星组成的勾陈,位同北极,为天转之枢纽。后土皇地祇,是天地中央之像,唐代以前作男像,唐武则天时出现女像。宋真宗潘皇后在嵩山建殿,供奉后土玄天大圣后像,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上地祇徽号:“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其后,后土皆作女像。宋代以后,由于玉皇大帝在道教神系中的地位和职能有所加强,因此,道书中多有将玉皇大帝排列在“四御”之外的说法,将“四御”解释为北南西东四极之天帝,即:北极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太极天皇大帝和东极青华大帝。当今中国道教已经恢复了宋代以前的对“四御”的说法。

职能

玉皇大帝是总执天道之大神,位居三清之下,众神之上。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大帝职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道书称其“万星之宗主,三界之亚君,次于昊天,上应元气”。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大帝职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后土皇地祇职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至于宋代以后以四极大帝作为四御的,四极大帝也各有职能,即: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主管万灵之寿夭,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主管救度众生。

奉祀

道教宫观中多有在三清殿以外,另设有四御殿,供奉四御尊神。在大型斋醮仪礼活动中,除了供奉三清外,也别设有四御之神位。道书称“各居一列,各全其尊”。四御各尊神也分别有其神诞之日,玉皇大帝为正月初九日,紫微北极大帝为十月二十七日,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为二月初二日,后土皇地祇为三月十八日。道教信徒多有在四御尊神神诞之日分别赴道观烧香奉祀的。

参考资料

  1. 《云笈七签》
  2.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