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更改

大小无更改 、 2015年12月15日 (二) 13:21
无编辑摘要
'''高士''',指道門中有道行修養的大德,也泛指古代隱居求志的賢者。高士在古代泛指有德行之人,秦漢以隱居求志為髙士。相傳黃帝曾到青城山訪高士,青城山爲此立黃帝祠。中國古代重視高士的德行,歷代多爲高士立傳,如三國魏嵇康撰《聖賢高士傳》三卷,晉皇甫謐撰《高士傳》三卷,虞盤佐撰《高士傳》二卷,北宋道士賈善翊撰《高道傳》十卷,晉孫綽撰《至人高士傳賛》二卷,南朝陳周弘讓撰《續高士傳》七卷,清高兆撰《續高士傳》五卷。書中人物都被視爲高隱之類。現今傳世的《四庫全書》本晉皇甫謐撰《高士傳》,所收錄高士有七十七人。北宋[[張君房]]《[[雲笈七 ]]》卷一百六〈隂長生傳〉載:漢興已來,高士得仙者四十五人,其中二十人已尸解而去,餘者皆白日升天。晉代[[葛洪]]《[[抱朴子]]內篇》〈暢玄〉載:陳元方、韓元長,皆潁川之髙士。葛洪撰《[[神仙傳]]》中入選的神仙道士,北宋道士[[賈善 ]]撰《[[高道傳]]》中入選的道門高道,都可視爲有道之高士。[[淨明道]]祖師[[許遜]]被稱爲「南州高士」。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授[[杜處逸]]爲杭州路道錄教門高士真人,就是歷史上以道士爲高士的例證。
==參考文獻==
#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籖》,卷一百六,〈隂長生傳〉,《道藏》本。
#晉‧葛洪撰:《抱朴子內篇》〈暢玄〉,《道藏》本。
4,21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