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3行: 第13行:
 
}}
 
}}
 
'''山海經''',傳說出於上古唐虞之際。據近人考證,應成書於戰國或秦漢之際,非一人一時之作。西漢劉歆整理編定為十八篇,晉人郭璞為之注解。現存歷代刻本甚多:《古今逸史》、《四部叢刊》、《四部備要》等叢書皆收入此書。《[[正統道藏]]》本十八卷,收入太玄部,其中第十四、十五卷缺佚。此書是我國古代神話地理名著。原書包括:
 
'''山海經''',傳說出於上古唐虞之際。據近人考證,應成書於戰國或秦漢之際,非一人一時之作。西漢劉歆整理編定為十八篇,晉人郭璞為之注解。現存歷代刻本甚多:《古今逸史》、《四部叢刊》、《四部備要》等叢書皆收入此書。《[[正統道藏]]》本十八卷,收入太玄部,其中第十四、十五卷缺佚。此書是我國古代神話地理名著。原書包括:
*「山經」五卷,即 南山經 西山經 北山經 東山經 中山經
+
*「山經」五卷,即 南山經 西山經 北山經 東山經 中山經
*「海經」八卷,即 海外南經 海外西經 海外北經 海外東經 海內南經 海內西經 海內北經 海內東經
+
*「海經」八卷,即 海外南經 海外西經 海外北經 海外東經 海內南經 海內西經 海內北經 海內東經
*「大荒經」四卷,即 大荒東經 大荒南經 大荒西經 大荒北經
+
*「大荒經」四卷,即 大荒東經 大荒南經 大荒西經 大荒北經
 
*「海內經」一卷。
 
*「海內經」一卷。
 
 《山海經》主要記述五方四海內外山川地理、風土民情、草木禽獸、物產礦藏,以及神話巫術傳說等等。例如<海內東經>記述的是自海內東北角往南的地方。出現的邦國有東北角的钜燕,在流沙中的國家有埻端、璽煥,在昆侖虛東南;在流沙外的國家有大夏、豎沙、居繇、月支;在流沙西,昆侖虛東南的西胡、白玉山、大夏、蒼梧,此皆在西北。在吳西的雷澤中有雷神,龍首而人頭,鼓其腹。在海中的都州,有說是鬱州。在渤海間的琅邪台,在琅邪之東。在海中的韓雁,在都州南。在海中的始鳩,在轅厲南。在大楚南的會稽山。另外,其中還記載了許多江、水的出處和注處。其行文敘事「詭誕汗誇,多奇怪俶儻之言」。自秦漢以來,此書廣為流傳。道流文士創作神仙傳記及志怪傳奇小說、多取材於此書。明人胡應麟稱之為「古今語怪之祖」。自郭璞之後。歷代校注此書之學者極多。清人郝懿行《山海經箋疏》、近人袁珂《山海經校注》,堪稱最佳注本。
 
 《山海經》主要記述五方四海內外山川地理、風土民情、草木禽獸、物產礦藏,以及神話巫術傳說等等。例如<海內東經>記述的是自海內東北角往南的地方。出現的邦國有東北角的钜燕,在流沙中的國家有埻端、璽煥,在昆侖虛東南;在流沙外的國家有大夏、豎沙、居繇、月支;在流沙西,昆侖虛東南的西胡、白玉山、大夏、蒼梧,此皆在西北。在吳西的雷澤中有雷神,龍首而人頭,鼓其腹。在海中的都州,有說是鬱州。在渤海間的琅邪台,在琅邪之東。在海中的韓雁,在都州南。在海中的始鳩,在轅厲南。在大楚南的會稽山。另外,其中還記載了許多江、水的出處和注處。其行文敘事「詭誕汗誇,多奇怪俶儻之言」。自秦漢以來,此書廣為流傳。道流文士創作神仙傳記及志怪傳奇小說、多取材於此書。明人胡應麟稱之為「古今語怪之祖」。自郭璞之後。歷代校注此書之學者極多。清人郝懿行《山海經箋疏》、近人袁珂《山海經校注》,堪稱最佳注本。

2015年11月25日 (三) 12:00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山海经
编  著:郭璞注
卷  数:十八卷
正统道藏:太玄部 竟字号
涵芬楼本第675-676册
新文丰本第36册
三家本第21册
道藏提要:编号1022
中华道藏:道史仙传仙境名山志
第48册
 

山海经,传说出于上古唐虞之际。据近人考证,应成书于战国或秦汉之际,非一人一时之作。西汉刘歆整理编定为十八篇,晋人郭璞为之注解。现存历代刻本甚多:《古今逸史》、《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丛书皆收入此书。《正统道藏》本十八卷,收入太玄部,其中第十四、十五卷缺佚。此书是我国古代神话地理名著。原书包括:

  • “山经”五卷,即〈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
  • “海经”八卷,即〈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和〈海内东经〉。
  • “大荒经”四卷,即〈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和〈大荒北经〉。
  • “海内经”一卷。

《山海经》主要记述五方四海内外山川地理、风土民情、草木禽兽、物产矿藏,以及神话巫术传说等等。例如<海内东经>记述的是自海内东北角往南的地方。出现的邦国有东北角的钜燕,在流沙中的国家有埻端、玺焕,在昆仑虚东南;在流沙外的国家有大夏、竖沙、居繇、月支;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的西胡、白玉山、大夏、苍梧,此皆在西北。在吴西的雷泽中有雷神,龙首而人头,鼓其腹。在海中的都州,有说是郁州。在渤海间的琅邪台,在琅邪之东。在海中的韩雁,在都州南。在海中的始鸠,在辕厉南。在大楚南的会稽山。另外,其中还记载了许多江、水的出处和注处。其行文叙事“诡诞汗夸,多奇怪俶傥之言”。自秦汉以来,此书广为流传。道流文士创作神仙传记及志怪传奇小说、多取材于此书。明人胡应麟称之为“古今语怪之祖”。自郭璞之后。历代校注此书之学者极多。清人郝懿行《山海经笺疏》、近人袁珂《山海经校注》,堪称最佳注本。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4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