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錄”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悟道錄''',道教典籍,清代道士劉一明著,二卷。在《悟道錄》〈序〉中,作者劉一明寫道:「道在天地間,無物不具...”)
 
 
第1行: 第1行:
'''悟道錄''',道教典籍,清代道士[[劉一明]]著,二卷。在《悟道錄》〈序〉中,作者劉一明寫道:「道在天地間,無物不具,無處不有,上而日月星辰、雲電雷雨,下而山川草木、鳥獸人物,以及蠢動含靈、有情無情等物,無非道氣運用。遇師後,實悟的天地間萬物萬事,凡眼之所見,耳之所聞,足之所至,身之所經,頭頭是道,件件藏真,始知古今丹經子書所言先天後天、有為無為、藥物火候、進退止足、結丹脫丹、順行逆運等等法象,皆取天地間現現成成原有之理,發揮闡揚。」因此,劉一明將眼前人人共見共知之物理,拈取八十一條,也不敘層次,也不列前後,各就一事而分析之,稱為《悟道錄》,並附以〈歎道歌〉七十二首,欲以自悟者使人人皆悟之,並說:「學者若能遠取諸物,近取諸身,以有象窮無象,以有形辨無形,極深研幾,志念不退,功力日久,必自有得。」其拈取之例有八十一條,如天高地厚、日月歸臨、雷鳴風吹、四時代謝、月借日光、安爐立鼎、陽燧方諸、蜣螂獅獸、黒鉛水銀、弄影侮像、種黍種麻、接桃接杏、發化水蛇、鶴胎龜息、水凍冰消、木茂水長、松心竹節、木炭壞磚、屍肉屍發、水上火下、瓜果子仁、混水垢鏡、動熱靜寒、高臺大樹、窪實突消、鯉魚老狐、神龍變化、枯木寒灰、近朱近煤等。
+
''' 悟道錄 ''',道教典籍,清代道士[[劉一明]]著,二卷。在《悟道錄》〈序〉中,作者劉一明寫道:「道在天地間,無物不具,無處不有,上而日月星辰、雲電雷雨,下而山川草木、鳥獸人物,以及蠢動含靈、有情無情等物,無非道氣運用。遇師後,實悟的天地間萬物萬事,凡眼之所見,耳之所聞,足之所至,身之所經,頭頭是道,件件藏真,始知古今丹經子書所言先天後天、有為無為、藥物火候、進退止足、結丹脫丹、順行逆運等等法象,皆取天地間現現成成原有之理,發揮闡揚。」因此,劉一明將眼前人人共見共知之物理,拈取八十一條,也不敘層次,也不列前後,各就一事而分析之,稱為《悟道錄》,並附以〈歎道歌〉七十二首,欲以自悟者使人人皆悟之,並說:「學者若能遠取諸物,近取諸身,以有象窮無象,以有形辨無形,極深研幾,志念不退,功力日久,必自有得。」其拈取之例有八十一條,如天高地厚、日月歸臨、雷鳴風吹、四時代謝、月借日光、安爐立鼎、陽燧方諸、蜣螂獅獸、黒鉛水銀、弄影侮像、種黍種麻、接桃接杏、發化水蛇、鶴胎龜息、水凍冰消、木茂水長、松心竹節、木炭壞磚、屍肉屍發、水上火下、瓜果子仁、混水垢鏡、動熱靜寒、高臺大樹、窪實突消、鯉魚老狐、神龍變化、枯木寒灰、近朱近煤等。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劉一明: 《悟道錄》,見《藏外道書》,第8冊。
 
#劉一明: 《悟道錄》,見《藏外道書》,第8冊。
 
[[Category: 清代道教經典]][[Category: 內丹]]
 
[[Category: 清代道教經典]][[Category: 內丹]]

2015年11月25日 (三) 09:52的最新版本

《悟道录》,道教典籍,清代道士刘一明著,二卷。在《悟道录》〈序〉中,作者刘一明写道:“道在天地间,无物不具,无处不有,上而日月星辰、云电雷雨,下而山川草木、鸟兽人物,以及蠢动含灵、有情无情等物,无非道气运用。遇师后,实悟的天地间万物万事,凡眼之所见,耳之所闻,足之所至,身之所经,头头是道,件件藏真,始知古今丹经子书所言先天后天、有为无为、药物火候、进退止足、结丹脱丹、顺行逆运等等法象,皆取天地间现现成成原有之理,发挥阐扬。”因此,刘一明将眼前人人共见共知之物理,拈取八十一条,也不叙层次,也不列前后,各就一事而分析之,称为《悟道录》,并附以〈叹道歌〉七十二首,欲以自悟者使人人皆悟之,并说:“学者若能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以有象穷无象,以有形辨无形,极深研几,志念不退,功力日久,必自有得。”其拈取之例有八十一条,如天高地厚、日月归临、雷鸣风吹、四时代谢、月借日光、安炉立鼎、阳燧方诸、蜣螂狮兽、黒铅水银、弄影侮像、种黍种麻、接桃接杏、发化水蛇、鹤胎龟息、水冻冰消、木茂水长、松心竹节、木炭坏砖、尸肉尸发、水上火下、瓜果子仁、混水垢镜、动热静寒、高台大树、洼实突消、鲤鱼老狐、神龙变化、枯木寒灰、近朱近煤等。

参考文献

  1. 刘一明: 《悟道录》,见《藏外道书》,第8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