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雜訣”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胎息雜訣''',道教修煉經典,收入《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又名《新舊服氣經》,延陵...”)
 
 
第1行: 第1行:
 
'''胎息雜訣''',道教修煉經典,收入《[[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又名《新舊服氣經》,延陵先生編,桑榆子評,約成書於唐宋間,現收入明代《[[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輯錄服氣法十五種,其中收錄有《胎息雜訣》。此外,《[[雲笈七籤]]》卷五十也收錄有《胎息雜訣》。這部《胎息雜訣》記述了有關胎息的一些要訣。首先,此經指出胎息應該徐徐引氣出納,以為:用功之人在閉固內氣完以後,鼻中應該微微通氣,而不要使氣到喉嚨;只有這樣才能「自得調暢,內外泰矣」。其次,該經要求胎息修行者「無思無慮,體合自然」,以為只有這樣才能令「百脈和」,全身的關結也才能暢通。最後,該經指出:當咽氣滿後,就要閉氣存想,要「意如流水」般不斷,以打通全身的關結和毛髮;在此時,鼻中還要微微的引氣,存想氣從四肢百脈孔中出去,去而不返,後面的氣續到,但抑制它不吐出,其要點在於緩慢,氣不能引入喉中。
 
'''胎息雜訣''',道教修煉經典,收入《[[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又名《新舊服氣經》,延陵先生編,桑榆子評,約成書於唐宋間,現收入明代《[[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輯錄服氣法十五種,其中收錄有《胎息雜訣》。此外,《[[雲笈七籤]]》卷五十也收錄有《胎息雜訣》。這部《胎息雜訣》記述了有關胎息的一些要訣。首先,此經指出胎息應該徐徐引氣出納,以為:用功之人在閉固內氣完以後,鼻中應該微微通氣,而不要使氣到喉嚨;只有這樣才能「自得調暢,內外泰矣」。其次,該經要求胎息修行者「無思無慮,體合自然」,以為只有這樣才能令「百脈和」,全身的關結也才能暢通。最後,該經指出:當咽氣滿後,就要閉氣存想,要「意如流水」般不斷,以打通全身的關結和毛髮;在此時,鼻中還要微微的引氣,存想氣從四肢百脈孔中出去,去而不返,後面的氣續到,但抑制它不吐出,其要點在於緩慢,氣不能引入喉中。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胡孚琛:《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1995 )。
+
#胡孚琛:《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1995 )。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Category:養生]]
 
[[Category:養生]]

2015年11月13日 (五) 11:56的最新版本

胎息杂诀,道教修炼经典,收入《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又名《新旧服气经》,延陵先生编,桑榆子评,约成书于唐宋间,现收入明代《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辑录服气法十五种,其中收录有《胎息杂诀》。此外,《云笈七签》卷五十也收录有《胎息杂诀》。这部《胎息杂诀》记述了有关胎息的一些要诀。首先,此经指出胎息应该徐徐引气出纳,以为:用功之人在闭固内气完以后,鼻中应该微微通气,而不要使气到喉咙;只有这样才能“自得调畅,内外泰矣”。其次,该经要求胎息修行者“无思无虑,体合自然”,以为只有这样才能令“百脉和”,全身的关结也才能畅通。最后,该经指出:当咽气满后,就要闭气存想,要“意如流水”般不断,以打通全身的关结和毛发;在此时,鼻中还要微微的引气,存想气从四肢百脉孔中出去,去而不返,后面的气续到,但抑制它不吐出,其要点在于缓慢,气不能引入喉中。

参考文献

  1. 胡孚琛:《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 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