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秤”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業秤是冥府地獄中審判亡人之刑具,多由特定之冥官(如[[閻羅王]]或[[五官王]]等)來執掌,藉其稱量亡人生前所積之善惡功過。業秤之說屢見於佛教、道教經書及民間宗教寶卷此說。
+
''' 業秤''' 是冥府地獄中審判亡人之刑具,多由特定之冥官(如[[閻羅王]]或[[五官王]]等)來執掌,藉其稱量亡人生前所積之善惡功過。業秤之說屢見於佛教、道教經書及民間宗教寶卷此說。
  
 
 業秤作為閻王審訊亡人之刑具,最初沒有指明屬使哪一殿閻王掌管,及後經典對十殿閻王做了較為細緻的闡釋和分工,業秤被落實到地獄第四殿五官王廳內。宋代道書《[[太上慈悲九幽拔罪懺]]》卷八、《[[太上感應篇]]》卷一、《[[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十二等談到冥界觀念時,均言及業秤之說。業秤作為圖像出現在道書中,就目前所掌握資料來看似始於明代《[[三元經]]》。今存幾種《三元經》明代版本之卷首扉圖中就清晰繪出業秤圖案。這更加印證了十殿閻王中五官王與三官大帝信仰有著較深之淵源。
 
 業秤作為閻王審訊亡人之刑具,最初沒有指明屬使哪一殿閻王掌管,及後經典對十殿閻王做了較為細緻的闡釋和分工,業秤被落實到地獄第四殿五官王廳內。宋代道書《[[太上慈悲九幽拔罪懺]]》卷八、《[[太上感應篇]]》卷一、《[[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十二等談到冥界觀念時,均言及業秤之說。業秤作為圖像出現在道書中,就目前所掌握資料來看似始於明代《[[三元經]]》。今存幾種《三元經》明代版本之卷首扉圖中就清晰繪出業秤圖案。這更加印證了十殿閻王中五官王與三官大帝信仰有著較深之淵源。

2015年5月26日 (二) 22:39的版本

业秤是冥府地狱中审判亡人之刑具,多由特定之冥官(如阎罗王五官王等)来执掌,藉其称量亡人生前所积之善恶功过。业秤之说屡见于佛教、道教经书及民间宗教宝卷此说。

业秤作为阎王审讯亡人之刑具,最初没有指明属使哪一殿阎王掌管,及后经典对十殿阎王做了较为细致的阐释和分工,业秤被落实到地狱第四殿五官王厅内。宋代道书《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忏》卷八、《太上感应篇》卷一、《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五十二等谈到冥界观念时,均言及业秤之说。业秤作为图像出现在道书中,就目前所掌握资料来看似始于明代《三元经》。今存几种《三元经》明代版本之卷首扉图中就清晰绘出业秤图案。这更加印证了十殿阎王中五官王与三官大帝信仰有著较深之渊源。

明清时期民间宗教宝卷中亦沿袭了业秤的说法,不过较之正统的佛道经书,其说法已略显杂乱。尤其在业秤归属殿厅问题上,同时出现几种说法:如第四殿五官王厅、第五殿阎罗天子厅、第六殿卞成王厅、第九殿平等王厅等。甚至在同一部宝卷经书中(如旧抄本《冥王宝卷》一卷40),业秤竟然重复出现在第五殿阎罗王厅和第六殿卞成王厅中。这些说明,地狱业秤说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同时亦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衍变、产生出异说和新见。

据有关图像学资料分析,今存业秤之造型多系等臂式天平形状,推究其因,当不仅是因为天平是最古老的称量物体重量的计量器具,而更多在于这种两边水准的传统式样在感观视觉上确能凸显出公正、公平之内涵。

参考资料

  1. 姜守诚:〈“业秤”小考〉,载《成大历史学报》第34期(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