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9字节 、 2013年10月3日 (四) 16:14
无编辑摘要
}}
'''龍虎山志''',清代道士[[婁近垣]]重輯,乾隆五年(1740)刊印。共十六卷,收入《[[藏外道書]]》宮觀地志類。[[龍虎山]]有志,始於元代之前。至清代,婁近垣又據舊志,重加纂輯。該志前有乾隆時張鵬翀撰〈重修龍虎山志序〉及婁近垣自序。志書內容豐富,記載清代之前龍虎山之全貌。書中各卷概略如下:
* 卷一〈恩賁〉,記載清代帝王對龍虎山的恩敕,包括宮觀修復、真人封號及所敕匾額等。 * 卷二〈山水〉,述山、水、岩、石、洞、井等自然景觀。 * 卷三至卷四為〈宮府院觀〉,記歷代龍虎山宮府、院觀的建置沿革和當代之興修情況。 * 卷五〈古蹟〉,記載歷代山中名勝古蹟,並附錄周圍部分僧寺。 * 卷六〈世家〉,記載自第一代天師[[張陵]]至第五十五代天師[[張錫麟]]之傳略。 * 卷七〈人物〉,記歷代棲山修道具有卓行者之傳略和事蹟。 * 卷八〈爵秩〉,記歷朝天師之封號和爵位,以及明初更天師號給正一嗣教大真人印掌天下道教事與世襲情況。 * 卷九〈田賦〉,記大上清官真人府歷朝賜田蠲賦免役之情況。 * 卷十至十六〈藝文〉,錄歷朝天師贊和真人之誥命、語錄、碑文、詩、記、序、表、賦、銘、贊,跋等文。
本書是研究龍虎山和道教史的重要資料。原志書現藏於上海圖書館。
4,21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