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清靜長生真人至真語錄”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無為清靜長生真人至真語錄 |編著=劉處玄 |卷數=一卷 |正統道藏分類=太玄部 |正統道藏字號=卑 |涵芬樓本冊...')
 
 
第12行: 第12行:
 
|中華道藏冊數=26
 
|中華道藏冊數=26
 
}}
 
}}
'''無為清靜長生真人至真語錄''',簡稱《至真語錄》。金朝全真道宗師[[劉處玄]]( 號長生子) 撰述。約成書於泰和壬戌年(1202)。一卷,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此書乃劉處玄門人「徐李二師」編集,收錄劉處玄語錄八十條,宣揚全真道旨。大抵以道性長存為本,清靜無為為宗。假陰陽五行之說,解釋生死、苦樂、善惡、禍福、是非、貴賤、賢愚、道俗之義,意欲超越陰陽五行而抵達長生無死之域。謂道生於天地之先,性生於萬物之外;道運陰陽而生萬物,性烹鉛汞而煉其形。「陰陽散而道常在也,萬物朽而性常存也。」又稱有為之道、德、善皆是偽而有盡,無為之道、德、善則是真而無盡。故修道者須去有為而為無為。懲忿窒欲,無貪無著。則真性不昧,神超生死,得常道真我。書中又屢言輪迴報應,勸人行善戒惡。以免死後輪轉惡報。
+
'''無為清靜長生真人至真語錄''',簡稱《至真語錄》。金朝全真道宗師[[劉處玄]] 號長生子 撰述。約成書於泰和壬戌年(1202)。一卷,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此書乃劉處玄門人「徐李二師」編集,收錄劉處玄語錄八十條,宣揚全真道旨。大抵以道性長存為本,清靜無為為宗。假陰陽五行之說,解釋生死、苦樂、善惡、禍福、是非、貴賤、賢愚、道俗之義,意欲超越陰陽五行而抵達長生無死之域。謂道生於天地之先,性生於萬物之外;道運陰陽而生萬物,性烹鉛汞而煉其形。「陰陽散而道常在也,萬物朽而性常存也。」又稱有為之道、德、善皆是偽而有盡,無為之道、德、善則是真而無盡。故修道者須去有為而為無為。懲忿窒欲,無貪無著。則真性不昧,神超生死,得常道真我。書中又屢言輪迴報應,勸人行善戒惡。以免死後輪轉惡報。
 
==相關條目==
 
==相關條目==
 
*[[劉處玄]]
 
*[[劉處玄]]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87頁。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87頁。
[[Category: 太玄部]][[Category: 金代道教經典]][[Category: 全真道]]
+
[[Category: 太玄部]][[Category: 金代道教經典]][[Category: 全真道]][[Category: 語錄]]
 
[[en: Record of the Most True Words of Liu Chuxuan]]
 
[[en: Record of the Most True Words of Liu Chuxuan]]

2013年9月22日 (日) 16:34的最新版本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无为清静长生真人至真语录
编  著:刘处玄
卷  数:一卷
正统道藏:太玄部 卑字号
涵芬楼本第728册
新文丰本第39册
三家本第23册
道藏提要:编号1048
中华道藏:道教论集道学论著‧全真文集
第26册
 

无为清静长生真人至真语录,简称《至真语录》。金朝全真道宗师刘处玄(号长生子)撰述。约成书于泰和壬戌年(1202)。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乃刘处玄门人“徐李二师”编集,收录刘处玄语录八十条,宣扬全真道旨。大抵以道性长存为本,清静无为为宗。假阴阳五行之说,解释生死、苦乐、善恶、祸福、是非、贵贱、贤愚、道俗之义,意欲超越阴阳五行而抵达长生无死之域。谓道生于天地之先,性生于万物之外;道运阴阳而生万物,性烹铅汞而炼其形。“阴阳散而道常在也,万物朽而性常存也。”又称有为之道、德、善皆是伪而有尽,无为之道、德、善则是真而无尽。故修道者须去有为而为无为。惩忿窒欲,无贪无著。则真性不昧,神超生死,得常道真我。书中又屡言轮回报应,劝人行善戒恶。以免死后轮转恶报。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