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精微論”的版本间的差异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胎息精微論 |編著= |卷數=二論同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神部方法類 |正統道藏字號=命 |涵芬樓本冊數=571 |新文豐本冊數=31 |...') |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 |||
第12行: | 第12行: | ||
|中華道藏冊數=23 | |中華道藏冊數=23 | ||
}} | }} | ||
− | '''胎息精微論''',作者不詳。約成書於唐。《通志•藝文略》著錄作三卷。今本一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雲笈七籤]]》卷五十八摘錄其章節,文字略有出入。此篇分為三部分。其一胎息精微論,以為「守靜愛炁,全精寶神,道德凝密,魂魄固守」,即可得道。其法以胎息養內炁,又甚講安神含和之修持。其二內真妙用訣。以精炁為生命之本,神生於炁。使神炁相守,則神明而炁和。其三胎息神會七返內丹訣,亦名留精回炁補腦,言胎息內丹之法,云「內丹者,津、水、唾、血、精、腦、炁是也」。其法同於唐代道教流行之內修術。 | + | ''' 《 胎息精微論 》''',作者不詳。約成書於唐。《通志•藝文略》著錄作三卷。今本一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雲笈七籤]]》卷五十八摘錄其章節,文字略有出入。此篇分為三部分。其一 〈 胎息精微論 〉 ,以為「守靜愛炁,全精寶神,道德凝密,魂魄固守」,即可得道。其法以胎息養內炁,又甚講安神含和之修持。其二 〈 內真妙用訣 〉 。以精炁為生命之本,神生於炁。使神炁相守,則神明而炁和。其三 〈 胎息神會七返內丹訣 〉 ,亦名留精回炁補腦,言胎息內丹之法,云「內丹者,津、水、唾、血、精、腦、炁是也」。其法同於唐代道教流行之內修術 。此經又進一步指出,修炁要掌握要訣,要「精勤無懈」,只要結成胎,萬病都會消除,胎從炁中結成,而炁又從是胎息中來的,以精炁為生命之本。另外,此經又批判了認為胎息就要抑塞鼻口的說法,認為這種做法對身體有害。並指出食炁的關鍵在安神靜慮,不煩不擾,也就是要炁道順暢,關結開通 。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
− | + |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45頁 。 | |
− | [[Category: 洞神部方法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 | + |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 |
+ | [[Category: 洞神部方法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Category: 養生]] | ||
[[en: Discourse on the Subtleties of Embryonic Breathing]] | [[en: Discourse on the Subtleties of Embryonic Breathing]] |
2015年11月13日 (五) 11:52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胎息精微論
編 著:
卷 數:二論同卷
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 命字號
涵芬樓本第571冊
新文豐本第31冊
三家本第18冊
道藏提要:編號823
中華道藏:四輔真經太清攝養經
第23冊
|
《胎息精微論》,作者不詳。約成書於唐。《通志•藝文略》著錄作三卷。今本一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雲笈七籤》卷五十八摘錄其章節,文字略有出入。此篇分為三部分。其一〈胎息精微論〉,以為「守靜愛炁,全精寶神,道德凝密,魂魄固守」,即可得道。其法以胎息養內炁,又甚講安神含和之修持。其二〈內真妙用訣〉。以精炁為生命之本,神生於炁。使神炁相守,則神明而炁和。其三〈胎息神會七返內丹訣〉,亦名留精回炁補腦,言胎息內丹之法,云「內丹者,津、水、唾、血、精、腦、炁是也」。其法同於唐代道教流行之內修術。此經又進一步指出,修炁要掌握要訣,要「精勤無懈」,只要結成胎,萬病都會消除,胎從炁中結成,而炁又從是胎息中來的,以精炁為生命之本。另外,此經又批判了認為胎息就要抑塞鼻口的說法,認為這種做法對身體有害。並指出食炁的關鍵在安神靜慮,不煩不擾,也就是要炁道順暢,關結開通。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45頁。
-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