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五廚經註”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dzindex |書名=老子說五廚經註 |編著=尹愔 |卷數=一卷 |正統道藏分類=洞神部玉訣類 |正統道藏字號=是 |涵芬樓本冊數=533 |新文豐本冊數=...') |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
||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2行: | 第12行: | ||
|中華道藏冊數=23 | |中華道藏冊數=23 | ||
}} | }} | ||
− | '''老子說五廚經註''',唐玄宗時道士[[尹愔]]撰。一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本經為五言韻語。以見於[[司馬承禎]]《[[服氣精義論]]》引錄為最早。經言存養五方生氣之事,尹氏解經題曰:「夫存一炁,和泰和,則五藏充滿,五神靜正。五藏充則滋味足,五神靜則嗜欲除。此經是五藏之所取給,如求食於廚,故云《五廚》爾。 | + | '''老子說五廚經註''',唐玄宗時道士[[尹愔]]撰。一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本經為五言韻語。以見於[[司馬承禎]]《[[服氣精義論]]》引錄為最早。經言存養五方生氣之事,尹氏解經題曰:「夫存一炁,和泰和,則五藏充滿,五神靜正。五藏充則滋味足,五神靜則嗜欲除。此經是五藏之所取給,如求食於廚,故云《五廚》爾。 」 注則以存養五方生氣為修身衛生之要,以坐忘遺照為修性寧神之方。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45頁。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45頁。 | ||
− | [[Category: 洞神部玉訣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 | + | [[Category: 洞神部玉訣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Category: 養生]] |
[[en: Commentary on the Five Feasts Scripture Pronounced by Laozi]] | [[en: Commentary on the Five Feasts Scripture Pronounced by Laozi]] |
2013年10月22日 (二) 10:38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老子說五廚經註
編 著:尹愔
卷 數:一卷
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 是字號
涵芬樓本第533冊
新文豐本第28冊
三家本第17冊
道藏提要:編號758
中華道藏:四輔真經太清攝養經
第23冊
|
老子說五廚經註,唐玄宗時道士尹愔撰。一卷,收於《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本經為五言韻語。以見於司馬承禎《服氣精義論》引錄為最早。經言存養五方生氣之事,尹氏解經題曰:「夫存一炁,和泰和,則五藏充滿,五神靜正。五藏充則滋味足,五神靜則嗜欲除。此經是五藏之所取給,如求食於廚,故云《五廚》爾。」注則以存養五方生氣為修身衛生之要,以坐忘遺照為修性寧神之方。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