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易髓”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新页面: 《三天易髓》,一卷,為元代瑩蟾子李道純所撰,混然子校正,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是研究道教內丹學及三教合一思想的參考...) |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dzindex | |
− | + | |書名=三天易髓 | |
+ | |編著=李道純撰 王道淵校 | ||
+ | |卷數=一卷 | ||
+ | |正統道藏分類=洞真部方法類 | ||
+ | |正統道藏字號=光 | ||
+ | |涵芬樓本冊數=119 | ||
+ | |新文豐本冊數=7 | ||
+ | |三家本冊數=4 | ||
+ | |道藏提要編號=249 | ||
+ | |中華道藏分類=道教論集全真文集 | ||
+ | |中華道藏冊數=27 | ||
+ | }} | ||
+ | ''' 《三天易髓》''' ,元 初[[李道純]]撰,混然子[[王道淵]] 校正 。一卷 ,收入《[[ 正統道藏]] 》洞真部方法類。書 分 四 篇 : | ||
+ | *第 一〈儒曰太極〉 , 以易經 卦理 解 釋[[ 內丹]]火符 。 | ||
+ | *第 二 〈 金丹了然圖 〉 。圖已佚,有五言絕句九首,講內丹下手、安爐、採藥、行功、持盈、溫養、調神、脫胎、了當功夫。 | ||
+ | *第 三〈釋曰圓覺 〉,以內丹 心 法 解釋佛 家 《 般若 心經》,認為其從頭至尾不出一個「空」字。 | ||
+ | *第 四 〈 陰符經 直指〉,以丹法 注 解 《陰符經》, 各篇皆標榜三教 合 一,宣稱:「釋曰玄珠,儒曰太極 , 道曰金丹、名三體一 。 」其說 旨在 「以 儒釋之理證道,使學者知三教本一,不生二見 」 。 |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
− | + | * 胡孚琛主編:《[[ 中華道教大辭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91頁。 | |
− | + | [[Category: 洞真部方法類]][[Category: 元代 道教經典]][[Category: 全真道]][[Category: 內丹]] | |
− | + | [[en: Quintessence of the Changes of the Three Heavens]] | |
− | [[Category:道教經典]] |
2016年1月9日 (六) 10:32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三天易髓
編 著:李道純撰 王道淵校
卷 數:一卷
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 光字號
涵芬樓本第119冊
新文豐本第7冊
三家本第4冊
道藏提要:編號249
中華道藏:道教論集全真文集
第27冊
|
《三天易髓》,元初李道純撰,混然子王道淵校正。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書分四篇:
- 第一〈儒曰太極〉,以易經卦理解釋內丹火符。
- 第二〈金丹了然圖〉。圖已佚,有五言絕句九首,講內丹下手、安爐、採藥、行功、持盈、溫養、調神、脫胎、了當功夫。
- 第三〈釋曰圓覺〉,以內丹心法解釋佛家《般若心經》,認為其從頭至尾不出一個「空」字。
- 第四〈陰符經直指〉,以丹法注解《陰符經》,各篇皆標榜三教合一,宣稱:「釋曰玄珠,儒曰太極,道曰金丹、名三體一。」其說旨在「以儒釋之理證道,使學者知三教本一,不生二見」。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9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