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復”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創建新頁面為 ''''陳陽復'''(1730年—1785年),原名去非,字翼庭,號憔雲。清乾嘉年間浙江歸安人。世居荻岡。早歲嗜禪法,習十六觀繹,大有所得...')
 
 
第2行: 第2行: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頁215。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頁215。
[[Category:  明朝 道教人物]]
+
[[Category:  清民初 道教人物]]
 
[[en: Chen YangFu]]
 
[[en: Chen YangFu]]

2012年10月26日 (五) 10:22的最新版本

陳陽復(1730年—1785年),原名去非,字翼庭,號憔雲。清乾嘉年間浙江歸安人。世居荻岡。早歲嗜禪法,習十六觀繹,大有所得,後辭婚不娶。據《金蓋心燈》載,乾隆十年(1715年)至金蓋山謁隆岩嗣師,嗣師授以先宗師陶靖庵所纂《道源》一卷。年十七,出遊名山。乾隆十九年(1754年)自粵西歸山,時隆岩居雲巢,乃授以紫光梵斗秘法,遂居山輔佐蔣雨蒼宗師。乾隆四十年(1775年)輕雲律師自桐柏山來居,明復乃皈投門下,始得授三大戒,改名陽復,繼承承陶徐四宗師遺緒,主雲巢講席。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鄉人盜斫墳樹,樵雲念其老母幼子,貧窮不堪,代為受過,一時咸謂為盜,樵雲終自任不辭,然交謗者眾,遂以山事付懶雲律師,乃出遊楚豫間,與李赤腳張蓬頭金懷懷龍等門道士輩互相契合,交往甚密。乾隆五十年(1785年)至餘杭,主講南湖東堤三元宮。九月病逝,享年五十六,是為龍門第十二代律師,金蓋嗣師。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頁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