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洲記”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小 |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 |||
第4行: | 第4行: | ||
|卷數=一卷 | |卷數=一卷 | ||
|正統道藏分類=洞玄部記傳類 | |正統道藏分類=洞玄部記傳類 | ||
− | |正統道藏字號=惟 | + | |正統道藏字號=惟 |
|涵芬樓本冊數=330 | |涵芬樓本冊數=330 | ||
|新文豐本冊數=18 | |新文豐本冊數=18 | ||
第12行: | 第12行: | ||
|中華道藏冊數=48 | |中華道藏冊數=48 | ||
}} | }} | ||
− | '''《十洲記》'''又名'''《海內十洲記》'''、'''《十洲三島記》''',題「東方朔集」。文中稱漢武帝從[[西王母]]聽聞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等十洲,都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其後,漢武帝即召見東方朔詢問十洲的所在的方位和所有的物名,於是東方朔逐一講述十洲、滄海島、方丈洲、扶桑、蓬丘、崑崙等地的富麗奇異。此書最早為《隋書‧經籍誌》著錄。歷代文人多徵引此書,影響甚廣 | + | '''《十洲記》'''又名'''《海內十洲記》'''、'''《十洲三島記》''',題「東方朔集」。文中稱漢武帝從[[西王母]]聽聞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等十洲,都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其後,漢武帝即召見東方朔詢問十洲的所在的方位和所有的物名,於是東方朔逐一講述十洲、滄海島、方丈洲、扶桑、蓬丘、崑崙等地的富麗奇異 。篇末稱漢武懷塵世之欲,不能盡朔之術,故不得長生 。此書最早為《隋書‧經籍誌》著錄 ,《[[雲笈七籤]]》卷二十六亦錄其全文 。歷代文人多徵引此書,影響甚廣。 |
==相關條目== | ==相關條目== | ||
*[[十洲三島]] | *[[十洲三島]] | ||
第20行: | 第20行: | ||
*[[洞淵集]] | *[[洞淵集]] |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
− | * | + | * 胡孚琛 主編:《[[ 中華 道 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 年), 第417頁 。 |
− | [[Category: | + | [[Category: 洞玄部記傳類]][[Category: 道 教地理]] |
+ | [[en: Record of the Ten Islands]] |
2013年9月26日 (四) 16:21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十洲記
編 著:東方朔集
卷 數:一卷
正統道藏:洞玄部記傳類 惟字號
涵芬樓本第330冊
新文豐本第18冊
三家本第11冊
道藏提要:編號0593
中華道藏:道史仙傳 仙境名山志
第48冊
|
《十洲記》又名《海內十洲記》、《十洲三島記》,題「東方朔集」。文中稱漢武帝從西王母聽聞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等十洲,都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其後,漢武帝即召見東方朔詢問十洲的所在的方位和所有的物名,於是東方朔逐一講述十洲、滄海島、方丈洲、扶桑、蓬丘、崑崙等地的富麗奇異。篇末稱漢武懷塵世之欲,不能盡朔之術,故不得長生。此書最早為《隋書‧經籍誌》著錄,《雲笈七籤》卷二十六亦錄其全文。歷代文人多徵引此書,影響甚廣。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