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蟾圖(史文)”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File:The Jade Toad by shi man.jpg|250px|thumb|right|史文《玉蟾圖》]]
 
[[File:The Jade Toad by shi man.jpg|250px|thumb|right|史文《玉蟾圖》]]
  
'''《玉蟾圖》'''是明代浙派畫家史文的作品。立軸。絹本淺設色。縱201.2、橫106.8公分。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
'''《玉蟾圖》'''是明代浙派畫家史文 (活動於十六世紀) 的作品。立軸。絹本淺設色。縱201.2、橫106.8公分。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這幅畫上署款「玉蟾圖,梁楷之意,再僊作」;下方鈐蓋「史文私印」、「尚質」、「荇太師之後裔」三方印記,由此可知本幅畫作者是明代的史文。史文是明中期的浙派畫家,他的字號「再僊」,透露出他其實是以浙派大師吳偉 字號「小僊」)為模仿和崇拜的對象。從畫中粗率狂放的用筆,不難看出他受到吳偉強烈的影響。這種粗放寫意的人物畫風,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的梁楷。史文在圖上的題款提到他以「梁楷之意」作畫,似乎印證了兩者之間的關連。 
+
 這幅畫上署款「玉蟾圖,梁楷之意,再僊作」;下方鈐蓋「史文私印」、「尚質」、「荇太師之後裔」三方印記,由此可知本幅畫作者是明代的史文。史文是明中期的浙派畫家,他的字號「再僊」,透露出他其實是以浙派大師吳偉 (1459年-1508年, 字號「小僊」)為模仿和崇拜的對象。從畫中粗率狂放的用筆,不難看出他受到吳偉強烈的影響。這種粗放寫意的人物畫風,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的梁楷 (活動於13世紀初期) 。史文在圖上的題款提到他以「梁楷之意」作畫,似乎印證了兩者之間的關連。 
  
 本幅畫的主題是全真五祖之一的劉海([[劉海蟾]])。在畫中他被描繪成蓬頭散髮、衣著襤褸的樣貌,腰間懸掛著象徵福氣與富貴的葫蘆與貫錢。在他彎曲的左臂上,還站立著一隻三足金蟾。無論是劉海本人,或是金蟾都顯露出高傲的眼神,這讓人聯想到畫家本身狂傲不羈的個性。相傳劉海能為平民帶來財富,濟貧的形象在 明代民間 廣受歡迎。自吳偉以來,許多浙派畫家都以劉海為畫題,反映浙派貼近平民世俗生活的一面。
+
 本幅畫的主題是全真五祖之一的劉海([[劉海蟾]])。在畫中他被描繪成蓬頭散髮、衣著襤褸的樣貌,腰間懸掛著象徵福氣與富貴的葫蘆與貫錢。在他彎曲的左臂上,還站立著一隻三足金蟾。無論是劉海本人,或是金蟾都顯露出高傲的眼神,這讓人聯想到畫家本身狂傲不羈的個性。 民間 相傳劉海 能為平民帶來財富,濟貧的形象在 大眾 廣受歡迎。自吳偉以來,許多浙派畫家都以劉海 為畫題,反映浙派貼近平民世俗生活的一面。
 
<br style="clear:both;">
 
<br style="clear:both;">
 
==相關條目==
 
==相關條目==

2010年9月1日 (三) 10:56的最新版本

史文《玉蟾图》

《玉蟾图》是明代浙派画家史文(活动于十六世纪)的作品。立轴。绢本浅设色。纵201.2、横106.8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幅画上署款“玉蟾图,梁楷之意,再仙作”;下方钤盖“史文私印”、“尚质”、“荇太师之后裔”三方印记,由此可知本幅画作者是明代的史文。史文是明中期的浙派画家,他的字号“再仙”,透露出他其实是以浙派大师吴伟(1459年-1508年,字号“小仙”)为模仿和崇拜的对象。从画中粗率狂放的用笔,不难看出他受到吴伟强烈的影响。这种粗放写意的人物画风,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的梁楷(活动于13世纪初期)。史文在图上的题款提到他以“梁楷之意”作画,似乎印证了两者之间的关连。

本幅画的主题是全真五祖之一的刘海(刘海蟾)。在画中他被描绘成蓬头散发、衣著褴褛的样貌,腰间悬挂著象征福气与富贵的葫芦与贯钱。在他弯曲的左臂上,还站立著一只三足金蟾。无论是刘海本人,或是金蟾都显露出高傲的眼神,这让人联想到画家本身狂傲不羁的个性。民间相传刘海蟾能为平民带来财富,济贫的形象在大众广受欢迎。自吴伟以来,许多浙派画家都以刘海蟾为画题,反映浙派贴近平民世俗生活的一面。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