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仙拱壽圖”的版本间的差异
小 |
小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File:Four Immortals Pay Homage to the God of Longevity by shang xi.jpg|thumb|right|400px|《四仙拱壽圖》]] | [[File:Four Immortals Pay Homage to the God of Longevity by shang xi.jpg|thumb|right|400px|《四仙拱壽圖》]] | ||
− | '''《四仙拱壽圖》'''。明代商喜 | + | '''《四仙拱壽圖》'''。明代 浙派畫家 商喜 (活動於15世紀中期)的 作 品 。絹本設色。縱98.3、橫143.8公分。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
《四仙拱壽圖》是一張祝壽圖,結合了佛、道兩教的人物在同一張畫。在波濤萬頃的海面上,有四位仙人凌波渡海。畫面最右邊,騎著三足金蟾的是全真教五祖之一的[[劉海蟾]]。在他左側,肩掛葫蘆、腳踏在拐杖上的是八仙中的[[李鐵拐]]。左方兩人,一人腳踏蕉葉,一人踩著竹帚,則是唐代的禪僧寒山和拾得。這四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畫面正中央,騎著仙鶴飛翔的[[南極仙翁]](壽星)。 | 《四仙拱壽圖》是一張祝壽圖,結合了佛、道兩教的人物在同一張畫。在波濤萬頃的海面上,有四位仙人凌波渡海。畫面最右邊,騎著三足金蟾的是全真教五祖之一的[[劉海蟾]]。在他左側,肩掛葫蘆、腳踏在拐杖上的是八仙中的[[李鐵拐]]。左方兩人,一人腳踏蕉葉,一人踩著竹帚,則是唐代的禪僧寒山和拾得。這四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畫面正中央,騎著仙鶴飛翔的[[南極仙翁]](壽星)。 | ||
− | 畫中每位仙人的面部表情,都描寫地十分生動,甚至有些誇張,仙人的衣袍隨風飄舉,衣描用筆方折、頓挫有力,顯得相當粗獷,這種風格乃是傳承唐代吳道子「吳帶當風」的衣描畫法,並且受到元代畫家顏輝的影響。商喜是明初宮廷著名的人物畫家,他早年曾經為寺廟殿宇繪製巨幅壁畫, | + | 畫中每位仙人的面部表情,都描寫地十分生動,甚至有些誇張,仙人的衣袍隨風飄舉,衣描用筆方折、頓挫有力,顯得相當粗獷,這種風格乃是傳承唐代吳道子「吳帶當風」的衣描畫法,並且受到元代畫家顏輝 (活動於13世紀後期) 的影響。商喜是明初宮廷著名的人物畫家,他早年曾經為寺廟殿宇繪製巨幅壁畫, 《 四仙拱壽圖 》 這張巨幅人物圖代表他在這方面的藝術成就 。15世紀中後期 的宮廷畫家劉俊、趙麒,也都繼承商喜畫仙人的傳統,但是用筆帶有強烈的裝飾風格,顯示出同一樣式在後來的發展。 |
+ | <br style="clear:both;"> | ||
+ | ==相關條目== | ||
+ | *吳偉(1459年-1508年)《[[北海真人像]]》;傳派作品《[[劉海蟾像(吳偉傳派)|劉海蟾像]]》、《[[采芝仙像(吳偉傳派)|采芝仙像]]》。 | ||
+ | *石芮(?-1469以後)《[[軒轅問道圖(石芮)|軒轅問道圖]]》 | ||
+ | *張路(約1490年代-約1563)《[[老子騎牛圖(張路)|老子騎牛圖]]》 | ||
+ | *史文(活動於十六世紀)《[[玉蟾圖(史文)|玉蟾圖]]》 |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
− | + | *[http://tech2.npm.gov.tw/cheschool/zh-tw/index.aspx?content=c_2_28 故宮博物院.追索浙派] | |
[[Category:道教繪畫]] | [[Category:道教繪畫]] |
2010年9月3日 (五) 13:10的最新版本
《四仙拱壽圖》。明代浙派畫家商喜(活動於15世紀中期)的作品。絹本設色。縱98.3、橫143.8公分。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四仙拱壽圖》是一張祝壽圖,結合了佛、道兩教的人物在同一張畫。在波濤萬頃的海面上,有四位仙人凌波渡海。畫面最右邊,騎著三足金蟾的是全真教五祖之一的劉海蟾。在他左側,肩掛葫蘆、腳踏在拐杖上的是八仙中的李鐵拐。左方兩人,一人腳踏蕉葉,一人踩著竹帚,則是唐代的禪僧寒山和拾得。這四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畫面正中央,騎著仙鶴飛翔的南極仙翁(壽星)。
畫中每位仙人的面部表情,都描寫地十分生動,甚至有些誇張,仙人的衣袍隨風飄舉,衣描用筆方折、頓挫有力,顯得相當粗獷,這種風格乃是傳承唐代吳道子「吳帶當風」的衣描畫法,並且受到元代畫家顏輝(活動於13世紀後期)的影響。商喜是明初宮廷著名的人物畫家,他早年曾經為寺廟殿宇繪製巨幅壁畫,《四仙拱壽圖》這張巨幅人物圖代表他在這方面的藝術成就。15世紀中後期的宮廷畫家劉俊、趙麒,也都繼承商喜畫仙人的傳統,但是用筆帶有強烈的裝飾風格,顯示出同一樣式在後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