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疑仙傳”的版本间的差异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通志 藝文略》著錄作三卷 今《道藏》本合為一卷。 題隱夫玉簡撰,或引 作者 名為「王簡」 應是形近而訛。原本 著時代 ,《[[四庫 全書 提要]]》推斷為宋人作。 [[ 李元]] [[ 葛用]] [[賣藥翁]] [[ ]] 等二十二人神 事。
+
{{dzindex
 
+
|書名=疑仙傳         
作者自稱所錄諸 事, 偶聞於朋友間,不敢便 神仙為名 ,故 稱為《疑仙 。仙傳是道教神仙學說的一部分,自《[[ 列仙傳]] 》、《[[ 神仙傳]] 》等書問世,後 不斷有人撰寫此類文章 書籍。此書所記雖不多,且文筆 較拙 ,不過因為記述了唐代開元以後的若干人事 ,所以仍值得注意。同時,與其它仙傳一樣,其所記故事中常存勸世警世之語,誠如民國時守一子丁福保所言 「內如管革之辯於張果,負琴生之語 太白, 澄之答葉靜,言雖似辯,實寓至理,允足為大道之點化,更可當俗士之針砭」。<ref> 《道藏精華錄 一百種提要 </ref>
+
|編著=隱夫玉簡
==註釋==
+
|卷數=一卷
<references/>
+
|正統道藏分類=洞真部記傳類
[[Category:神仙高道傳]]
+
|正統道藏字號=翔
[[en:The Legendary Biographies of the Immortals]]
+
|涵芬樓本冊數=151
 +
|新文豐本冊數=9
 +
|三家本冊數=5
 +
|道藏提要編號=298
 +
|中華道藏分類=道史仙傳神仙高道傳
 +
|中華道藏冊數=45
 +
}}
 +
'''疑仙傳''',原題隱夫玉簡(王簡)撰。約成書於五代或北宋。 《通志 藝文略》著錄作三卷 今《[[正統 道藏]] 》本合為一卷 ,收入洞真部記傳類 卷首有 作者 短序,謂此書所錄人物故事,皆偶聞於朋友間 ,不 敢便以神仙為名 故目之曰 疑仙傳》。 全書記 李元、 賣藥翁、負琴生、 葛用、 東方玄 、吹 女等二十二人神 故事, 多為唐開元 後人物 ,故 事情節類似唐代 奇小說 。仙傳是道教神仙學說的一部分,自《列仙傳》、《神仙傳》等書問世,後 世便 不斷有人撰寫此類文章 書籍。此書所記 人物 不多,且文筆 一般 ,不過因為 記述了唐代開元以後的若干人 ,所以仍值得注意。同時,與其它仙傳一樣,其所記故事中常存勸世警世之語,誠如民國時守一子丁福保所言 「內如管革之辯於[[ 張果]] ,負琴生之語 太白, 澄之答葉靜,言雖似辯,實寓至理,允足為大道之點化,更可當俗士之針砭
 +
==參考資料==
 +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21頁
 +
#守一子纂: 《道藏精華錄》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
[[Category: 洞真部記傳類]][[Category:  神仙高道傳]]
 +
[[en: Biographies of Presumed Immortals]]

2017年6月4日 (日) 16:48的最新版本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疑仙傳
編  著:隱夫玉簡
卷  數:一卷
正統道藏:洞真部記傳類 翔字號
涵芬樓本第151冊
新文豐本第9冊
三家本第5冊
道藏提要:編號298
中華道藏:道史仙傳神仙高道傳
第45冊
 

疑仙傳,原題隱夫玉簡(王簡)撰。約成書於五代或北宋。《通志‧藝文略》著錄作三卷。今《正統道藏》本合為一卷,收入洞真部記傳類。卷首有作者短序,謂此書所錄人物故事,皆偶聞於朋友間,不敢便以神仙為名,故目之曰《疑仙傳》。全書記述李元、賣藥翁、負琴生、葛用、東方玄、吹竹女等二十二人神話故事,多為唐開元以後人物,故事情節類似唐代傳奇小說。仙傳是道教神仙學說的一部分,自《列仙傳》、《神仙傳》等書問世,後世便不斷有人撰寫此類文章或書籍。此書所記人物雖然不多,且文筆一般,不過因為其記述了唐代開元以後的若干人物事蹟,所以仍值得注意。同時,與其它仙傳一樣,其所記故事中常存勸世警世之語,誠如民國時守一子丁福保所言:「內如管革之辯於張果,負琴生之語于太白,薑澄之答葉靜,言雖似辯,實寓至理,允足為大道之點化,更可當俗士之針砭。」

參考資料

  1.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421頁。
  2. 守一子纂:《道藏精華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